婴幼儿健康护理常识: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妈妈无忧网

婴幼儿健康护理常识: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腹泻,拉肚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有可能是宝宝胃肠道疾病所致,也有可能是妈咪的喂养方式错误所致,还有可能就是宝宝身体其它疾病所影响。那么,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妈妈无忧网小编认为首先找到婴儿拉肚子的原因才最重要了,其实,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让妈咪们担心坏了,可以想象当宝宝每天2-3次,甚至4-5次拉肚子时,妈咪的心有多自责和难受,所以,针对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的现象,如何正确处理请看以下我们的高招吧!

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正常情况下,3-4个月内的宝宝一天大便可多达4-5次,而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大便次数就会逐渐减少,性状也会逐渐变得与大人的无异。

一般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后,最晚两天之内,会解第一次胎便。新生儿大肠反射相当强烈,加上乙状结肠的容量不够大,所以每次吃奶就造成大肠收缩排出大便。

新生儿出生一周内,宝宝每日排便次数4~5次,有的甚至解6~8次不等。随着宝宝的成长,乙状结肠容量增大,可储存更多的粪便,于是解大便的次数就会减少。

新生儿至4个月,每日约二三次,5个月至1岁两次左右,过了1岁平均约1~2次。

但有些宝宝在满1~2个月,一天仍要解很多次大便,而有些宝宝却要2~3天解一次大便,甚至要妈妈去刺激才解得出来。仅管如此,解出来的大便只要是软软或是豆沙状不是很硬,都属于正常现象。

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1、及时调整控制宝宝饮食。可以暂时停止添加辅食以及不容易被宝宝肠胃消化的食物,给消化道适当休息的时间,减轻肠胃道的负担。

2、如果还处于母乳喂养的话,在宝宝拉肚子的期间,妈妈的饮食要清淡,在喂奶前最好饮用温开水一碗,不要轻易断母乳。喂奶的时候尽量让宝宝吃前部分容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到最后部分脂肪含量比较多的母乳。

3、如果宝宝因为拉肚子的而导致脱水的话,妈妈们要及时补充宝宝体内的水分。可以用食盐1/2茶匙,蔗糖2汤匙,加开水4玻璃杯。喂服时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可以使婴儿停止呕吐,减少腹泻,及早康复。

4、宝宝有消化不良的现象,伴随轻度腹泻,此时不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妈妈们可以制作胡萝卜汤、焦米汤、焦米粥等对宝宝腹泻后的肠胃有调理作用的饮食。

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3-4个月的婴儿拉肚子的原因

3-4个月宝宝还是主要以母乳喂养为主,但是有的时候妈妈也会给4个月大的宝宝添加辅食,因此父母在4个月宝宝拉肚子的时候,要及时找出导致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导致4个月宝宝拉肚子的原因可能有。

1、母乳性腹泻

母乳喂养引起腹泻,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引起母乳性腹泻也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出现母乳性腹泻的时候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2、喂养不当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

3、腹部受凉

3-4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抵抗力很弱,所以容易在睡觉的时候腹部受凉,而宝宝腹部受凉则就会导致宝宝出现拉肚子状况。

4、细菌感染

父母还要考虑3-4个月宝宝拉肚子是否是细菌感染所致,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同时,还会发烧达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

妈妈无忧网小编的话:当家中孩子腹泻,拉肚子时,家长朋友们切忌惊慌失措,这样即不利于治疗,更有可能影响到妈咪正确的判断。妈咪可以根据宝宝腹泻的次数,和大便的性质来进行判断治疗。如果妈咪经过初步治疗后仍不见症状缓解的话,就要即早带宝宝去医院做大便化验检查哟!

「美国新版婴幼儿健康饮食指南」教我们的事,以5个观念帮孩子培养健康饮食

「美国新版婴幼儿健康饮食指南」教我们的事,以5个观念帮孩子培养健康饮食

    从出生到2岁是孩子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塑形的关键时期,应从小培养孩子健康饮食的观念,减少日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

 

(从小培养孩子健康饮食的观念,减少日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

 
    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及当前的健康问题,每5年提出一版饮食指南,第9版首度纳入2岁以下婴幼儿,此版完整含括生命期,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营养需求及不同类型的饮食模式,建议大家如何达到健康饮食行为。

 

    从出生到2岁是孩子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塑形的关键时期,可从小培养孩子健康饮食的观念,减少日后发生慢性病的风险。
 

观念1 .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仍可能有缺乏某些营养素的风险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首选母乳哺喂,母乳能提供宝宝丰富的营养素及多元生物活性因子(与免疫力、神经发育及肠道菌丛等有关),母乳哺喂可持续至1~2岁,甚至更久。若妈妈母乳不足时,可选择经核可的婴儿与较大婴儿配方(强化铁质配方),市售的植物奶(如豆奶或燕麦奶)营养素含量不适合婴幼儿,绝不可取代母奶或配方奶。

 

    如妈妈不常晒太阳也没有补充维生素D时,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可能会不足,建议纯母乳及部分母乳哺喂的宝宝,出生后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IU);全素的哺乳妈妈(饮食中不含蛋或奶类)平时未补充维生素B12,会导致母乳中的维生素B12含量偏低,应让宝宝额外补充维生素B12(美国饮食指南建议每日0.5微克;台湾饮食指南建议每日0.4微克),避免宝宝产生贫血。

 

观念2 .4 ~6个月的宝宝副食品,该避免致过敏食物吗?

    美国饮食指南建议宝宝满4~6个月时,除了蜂蜜及未经高温灭菌的食物外,可开始尝试各类原型食物的副食品,包括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海鲜、麦类或坚果类等),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也建议:「延迟给予高致敏性食物的时机点,反而会增加婴儿发展过敏体质的风险」。

 

    副食品添加原则为每次仅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少量给予持续1周,增量维持1周,再开始尝试另一种新的食物。若宝宝曾对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原测试呈现阳性或正接受异位性皮肤炎治疗,可先与儿童过敏免疫专科医师咨询讨论。

 

(通常需要反覆给予8~10次后,宝宝才会接受新食物的口感及味道。)


观念3 .副食品种类愈多元,更能培养孩子享受各种食物的兴趣和意愿

    当宝宝拒绝吃副食品时,千万别气馁,通常需要反覆给予8~10次后,宝宝才会接受新食物的口感及味道,多尝试不同的食物,尤其是蔬菜类及水果类,能减少宝宝发生偏挑食的机率。


观念4 .缺铁或锌可能会影响宝宝神经发育、生长和免疫功能

    宝宝出生后体内储存的铁约能维持6个月左右,母乳中的铁和锌并不会因妈妈多吃含铁或锌的食物而增加,所以,对于纯母乳哺喂的宝宝,副食品中应添加富含铁和锌的食物,例如:红肉、蛋类、鱼肉或海鲜等。

 

    鱼类或海鲜有丰富的营养素,如蛋白质、Omega-3(DHA和EPA)、铁、锌、维生素D、B12、胆碱和硒等,对宝宝的脑部发育及免疫功能相当重要,但深海鱼类可能含有重金属「甲基汞」,反而影响宝宝的脑部发育,因此,可选择鲭鱼、虱目鱼、鲈鱼、鲫鱼等等(可至食药署网站查阅食品重金属监测报告),1~3岁的孩子每周摄取2盎司(约55公克)的鱼或海鲜类,种类可多变化。

 

 

 

观念5 .请让宝宝远离糖、高钠和咖啡因食物

    2岁前应避免给予含「糖」食物或饮品,由于婴幼儿摄取的食物份量有限,应优先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此时期也是口味偏好形成的重要阶段,即使添加无热量的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醋磺内酯钾等)也应禁止。

 

    日常中,宝宝摄取足够的奶量及副食品时,「钠」的需求通常可轻松达标(每日钠足够摄取量为370毫克,约1公克盐),钠存在许多天然食物中,应避免让宝宝食用高「钠」食物(如调味料、腌渍食品、加工食品、高钠面条/面线、非婴幼儿食品等)。避免给予婴幼儿含咖啡因之食物,「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存在于可可、巧克力、汽水、茶类、咖啡和能量饮料等。

 

    早期的食物喜好会影响日后食物的选择,美国饮食指南建议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并强调改变永远不嫌晚,即使过了婴幼儿阶段,仍能每天修正一项NG行为,日积月累,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型态。

推荐阅读:

  1. 「美国新版婴幼儿健康饮食指南」教我们的事,以5个观念帮孩子培养健康饮食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baobaojiankang/169859636025169.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