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季节儿童需防手足口“传染”

妈妈无忧网

湿热季节儿童需防手足口“传染”

很多城市都到了炎热梅雨的夏季,这个时候是很多病毒、细菌的繁殖最佳时期,而儿童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属于高发期;由于季节的交替、温度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医院的儿科门诊部的患者已经很多,所以为了防止儿童被“传染”,不管在家里还是外出,家长都需要做一些防范措施,以免让孩子受到病毒的侵害。

手足口病迎来高发季

夏季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根据相关医院调查显示,近期的手足口疫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发病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多很多。专家提醒大家,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喷嚏的飞沫,被污染的玩具、游乐器具等物品都可能会变成传染源。所以家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游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另外,还要尽量减少在密闭的人多环境里活动。

今年重症患儿同比增多

从今年4月份开始,就进入了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据相关医生介绍,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又叫作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大多数的患者症状会比轻微,只是出现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等症状;而少数的患者却表现很严重,比如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或心肌炎等症状,个别重症的患儿会因为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的危险。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重症病例一般会发生于3岁及以下婴幼儿身上,而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患儿发展成重症的风险比较大;会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EV71型,它会引起重症或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它类型高,而且今年也是以EV71型最为多见。

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手足口病一般以手、足与口腔粘膜疱疹或者破溃后形成的溃疡为主要的临床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症状会比较轻,多数患儿在发病的时候,通常选会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与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者溃疡,疼痛很明显。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头疼等症状的发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等。通常情况下病程需要5-10天后,多数可以自愈,如果经过良好的治疗,预后很良好。

炎热多雨是病毒繁殖的温床

天气是引起手足口病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很适于病毒的生存,而且病毒会大量的繁殖,导致患病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另外最近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日都出现暴雨,加上天气很闷热,所以成为出现发病小高峰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根据临床研究报告显示,通常病毒性疾病,特别是没有疫苗的,每过几年都会出现一个发病的小高峰,这属于自然规律,而今年手足口病也没有显示出病毒的变异,所以发病率增加也属于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家长们不需要过于恐慌。就目前患者集中在幼儿园的情况来看,幼儿园的预防措施还需要有待加强。

个人卫生预防很重要

根据记者了解,手足口病目前还没有疫苗上市,EV71型病毒灭火疫苗虽然已经研制出来,但是也并没有正式上市。另外手足口病是由于病毒所引起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与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以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进行传播的。所以在手足口病流行的期间,家长需要做好预防工作,最好的措施是注意个人卫生,家长一定要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同时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尽量让孩子避免吃到生冷的食物或喝生水;注意口腔的卫生,在吃东西之前,一定要先用生理盐水或者温开水漱口;平时勤剪指甲、勤洗手,以减少接触一些病毒的机会;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去人多聚集地、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也需要经常通风;多晒孩子常用到的家居物品,比如衣被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消灭病菌;同时,还要让孩子保证充足睡眠,这样有助于机体保持抵抗力。

如果孩子已经感染手足口病,就会出现持续高热难退、精神疲倦、呕吐、头痛、频繁惊跳或者肢体抖动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对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需要进行隔离,以防止会传染其他人。(破解发烧难题:宝宝发烧后妈妈应该怎么做?)

特别提醒:重症患儿需及时就医

如果手足口病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则说明有危重症的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1、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以及嗜睡;

2、频繁惊跳或者出现肢体抖动;

3、肢体无力、瘫痪;

4、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冰凉、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

5、呼吸困难、频率明显加快或者减慢,呼吸变浅、节律很不规则等;

6、高热(体温在39℃左右)持续不退超过4小时,就像已经服用了退热药,而且也做过了好物理降温仍然没有退烧。

如果是年龄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病情很容易发生变化,如果出现流口水、不愿进食、手足及臀部皮疹等情况,就要马上送到医检查,以免会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家长需了解如何预防宝宝手足口病?宝宝手足口病怎么办?另外多多阅读关于3-6岁宝宝疾病专题。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baobaojiankang/169859768837375.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