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计委规定,儿童在出生后都需要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到居住地的预防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并且医生需要对儿童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如果不办理将会影响孩子上学,为了让各位尽快领到证,本文总结了此证的所需的材料、流程攻略,希望能帮到大家。
福建省印制的预防接种证
儿童预防接种证办理时间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相关规定,儿童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就需要到居住地对于的预防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并且接种单位在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办理
因为有很多儿童必须接种的疫苗里,很多对接种时间和间隔有严格的规定,如果没有提前办理好,就无法提供已经注射过疫苗的名称和具体的注射时间,仅靠回忆是不可靠的。
所以一般给宝宝办理预防接种证是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届时已经接种完成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在去对应地区办理的时候需要提供这两种疫苗相关的接种记录。
总的来说,给宝宝办理此项证件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后续会涉及到上幼儿园的问题,届时学校会根据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严格的检查该项材料,如果没有就会有影响。
儿童预防接种办理流程
各地对接种证办理的要求可能稍有区别,不过大致的要求相差不大,首先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这里比较简单,具体为以下3类:
所需手续
1常住儿童提供出生医学证明;
2新生人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证;
3户口簿或者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
注:针对流动儿童需要的材料大致相同,只是最后一项可替代为居住证或者物业证明或者租房合同等(居住证可到当地社区中心办理)。
准备好材料以后就可以到对应的办理地点,其一般为户口所在地(或暂住三个月以上的居住地)的辖区街道医院的预防接种点,不同的地方地址不一样,这个可以提前咨询清楚。
一般接种证为免费办理
到对应的地点后就可办理,一般现场办理是不需要收费的,也就是免费办理,不过有的社区医院会收80元,其中就包含当年的儿保费用。
办理办好之后如果不慎丢失也是可以补办的,预防接种证补办流程也上述所说的基本一致,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具体可以详细咨询工作人员。
儿童预防接种一览表,0-6岁疫苗接种疫苗大全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要接种各种疫苗预防疾病。目前,我国疫苗分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苗接种也需要从出生到6周岁龄,这段时间需要接种,什么时候应该接种呢,接下是由92妈妈整理的一份关于儿童预防接种一览表,0-6岁疫苗接种疫苗大全供参考。
一、儿童预防接种一览表,0-6岁疫苗接种疫苗大全
1.出生时接种疫苗:乙肝疫苗第1剂(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和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2.出生第1月:接种乙肝疫苗第2剂,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3.出生第2月:接种脊灰疫苗第1剂(灭活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
4.出生第3月:接种脊灰疫苗第2剂和百白破疫苗第1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出生4个月:接种脊灰疫苗第3剂(减毒活疫苗,口服),预防脊髓灰质炎和接种百白破疫苗第2剂
5.出生5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3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出生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第3剂,预防异性病毒肝炎;接种流脑疫苗第1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出生8个月:接种麻腮风疫苗第1剂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8.出生9个月:接种流脑疫苗第2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
9.出生18个月:接种百白破疫苗第4剂;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
10.出生2岁时: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
11.出生3岁时:接种流脑疫苗第3剂(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12.出生4岁时:接种脊灰疫苗第4剂(减毒活疫苗,口服)
13.出生6岁时:接种百白破疫苗第5剂(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流脑疫苗第4剂(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
二、宝宝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是否存在发热:接种疫苗前应该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正常值,这时应避免接种疫苗,避免发热加重;
2、是否存在疾病:例如患有抽搐、癫痫等疾病时,如果没有较好的控制,这时不建议接种疫苗;
3、是否存在过敏:如果存在过敏,这时也建议不要接种疫苗,容易导致过敏加重;
4、是否存在服药:如果存在用药的情况,例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这时尽量不要马上接种疫苗;
5、注意观察:接种疫苗之后要给孩子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观察,明确接种疫苗之后是否存在皮疹或者呼吸、心率改变,明确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6、注意生活护理:接种疫苗之后要注意适当多喝温热的水、注意休息,饮食尽量清淡,精心护理1-2天,接种部位要避免接触水,容易引发接种部位出现局部感染;
7、及时就诊: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疫苗反应,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以上是关于儿童预防接种一览表,0-6岁疫苗接种疫苗大全全部内容介绍。父母对宝宝接种疫苗一定要按时进行接种,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疫苗的药效发挥到最好,而且对宝宝才能正真起到健康预防。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baobaojiankang/169861229312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