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在发病开始时,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后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下面我们看看小儿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小儿支气管炎的原因
1、感染因素:以病毒和细菌感染多见。
2、理化因素: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吸入等均可引起。
3、过敏反应:花粉、粉尘、霉菌孢子等均可引起。
4、蠕虫移行:蛔虫、钩虫等幼虫在肺脏移行时可引起本病。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痰湿恋肺: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胸脘满闷,腹胀纳呆,四肢酸困,便溏。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
外寒内饮:咳嗽气喘,痰白多泡沫,形寒怕冷,身痛沉重,口淡不渴或口干不欲饮。苔白滑,脉弦紧。
痰热蕴肺:咳嗽喘促,咽痛,痰黄粘稠,胸满气粗,口渴喜饮,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肺脾气虚:咳嗽多痰,气短,喘息,恶风自汗,纳差体倦,便溏,完谷不化。舌淡苔薄白,脉浮缓无力。
小儿支气管炎护理方法
1、保证宝宝充分的休息,宝宝年龄越小,需要的休息时间也就越长,待宝宝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活动能力。
2、调节宝宝饮食,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宝宝气管炎症状。应该为宝宝多提供一些清淡的食物。
3、妈妈们需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空气的清新。妈妈们要经常打开门窗,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保持室内一定湿度、温度,居室内不能过湿或过于干燥;要经常为室内进行消毒,严防室内污染,严禁在室内吸烟。
4、掌握拍痰技巧,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小儿支气管炎的饮食原则
1、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质和量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很大。黄豆及其制品有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慢性支气管炎给人体组织蛋白造成的损耗。另外,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反复发作,蛋白质丢失较多,饮食中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食物,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和改善过敏状态。每日需供给蛋白质70克~100克为宜,其中优质蛋白质不少于1/3。
2、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质和量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很大。黄豆及其制品有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可补充慢性支气管炎的营养。
幼儿低烧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怎么治疗
出现支气管肺炎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药物和剂量,切勿私自使用药物。
治疗期间注意体温和病情变化,如果反复发热、咳喘、呼吸困难、恶心头疼要及时复诊。
建议
要注意饮食调养,治疗期间不宜食用过咸、过甜、难以消化的食物。母乳妈妈要适当忌口,不宜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恢复期间减少外出,早晚温差大的时间不宜外出。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预防小儿支气管炎,一定要做好这6点
小儿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通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儿和幼儿中。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容易患支气管炎。
如何预防小儿支气管炎呢?
1、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空气质量会对儿童的呼吸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小儿支气管炎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家长可开窗来增强空气流通,必要时可放置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以降低空气中细菌、尘螨等致病因素的含量。
2、合理安排饮食
适当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小儿支气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能帮助提高儿童的体质,增加免疫力。家长应合理安排儿童的饮食结构和进食时间,不要让儿童暴饮暴食或过度进食冷饮、酸辣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小儿支气管炎。
3、注意保暖
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和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儿童受到寒冷的侵袭,保持室内温度适当。在室外活动时,不要穿的太少,避免儿童感冒或受凉。
4、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会诱发小儿支气管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清洁,家长应经常清洁卫生、除湿、除尘,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新。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等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产品,以免刺激孩子的呼吸系统,引发小儿支气管炎。
5、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增强儿童体质和免疫力的重要方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儿童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家长应在孩子的身体素质允许范围内适当安排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活动等,增强孩子的体质与免疫能力。
6、预防感染病源
感染是引发小儿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应在生活中注意预防传染病的感染源,如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的人群,或是有其他症状的人。如果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并避免让儿童接触患者以防止传染。
家长们要注意通过生活中的细节调整孩子的生活和健康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小儿支气管炎疾病的发生率。如果孩子出现了支气管炎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baobaojiankang/169861677214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