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宝宝在3岁以前,由于身体各功能系统还没发育完全,所以经常生病,感冒发烧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宝宝一生病,作为父母那就简直也要跟着受罪,所以孩子生病父母是最辛苦的。特别是最近转季节后,天气忽冷忽热的,确实很容易生病,很多宝宝最近也都有感冒发烧的症状。
前几天,一直有人在后台和小编咨询关于宝宝灌肠退烧的事,于是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条报道。
一个6个多月的宝宝,才半岁多,因为发烧被父母带到了村卫生室,村医也没给出什么诊断,直接就用了中药灌肠的方式来退烧。而在给药之后没多久,孩子的病情反而加重了。父母赶忙带着孩子去大医院就诊,结果,孩子最后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肾衰竭。而导致肾衰竭的,就是这次灌肠。
可以说,灌肠这种方式在民间的使用非常广泛,便秘、发烧、黄疸,你都会看到有人给孩子用灌肠治疗。殊不知,在这些给药途径里面,灌肠,是非常危险、并且疗效很不可控的一种。所以宝宝发烧,别用这退烧方式,太坑娃,很多人还在用,真的会害死人的。
今天呢,我们就来说一说灌肠的危害、以及那些不能给宝宝用的退烧方式,希望宝妈引以为鉴!
灌肠有什么危害?
首先,灌肠的确是临床会使用到的给药方式之一,它的原理和塞肛其实是一样的。这个原理在于,直肠的末端有比较密集的毛细血管,可以吸收药物。但是,这些毛细血管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必再经过胃肠道的吸收以及肝脏的代谢,所以也是一种比较快捷的给药方式。
也正因为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并且非常快捷,带来了灌肠的第一个风险——药物不良反应往往比较重。咱们在给孩子用某些容易导致严重过敏的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做皮试,就是为了看看人体是否会对这种药物过敏,如果皮试阳性,那就不能用这种药。
但是,灌肠之前,你什么时候见过做皮试的;更遑论,用来灌肠的药物往往都是中药。而在临床上,中药导致的过敏和不良反应是非常常见的。
其次呢,灌肠还有一个副作用——药量不可控。大家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给宝宝吃药的时候,宝宝经常会吐出来,这时候大家就会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再给宝宝喂一点。而在灌肠的时候,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因为从嘴里吐出来,你好歹能看到吐出来多少;但是,你灌肠结束之后,总得把裤子穿起来吧,这时候,你就能保证没有药物流出来?
而且,流出来了多少,你根本没法判断。所以,疗效不明确、风险很明确,真不知道这种退烧方式为什么还要存在。
这3个退烧方式也不能用?
除了灌肠,其实咱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不科学的退烧方式,咱们今天一起说一下。
1、一针退烧的神药(地塞米松)
这是一种激素,确切的说,这是一种会降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性从而发挥退烧作用的激素。也正因为此,地米的退烧作用极为强大,堪称是退烧界的「斩首行动」啊!在网上,就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说,比如,「一针退烧」这种神乎其神的说法。
咱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应该接触过这个药物,包括小编自己,也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只要发烧了,就是被老爸带着去打一针,然而,这种斩首行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却是无穷的。
首先,地米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时候,会直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甚至,容易引起反复感染。
其次,地塞米松的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栏清清楚楚地写着,使用之后可能会有激动、兴奋、不安等情绪问题。所以,发烧的时候,能吃药就吃药,千万别急着打退烧针。
2、酒精擦浴
液体在挥发的时候可以带走人体的热量,于是呢,就有人想到了酒精这种东西。酒精,挥发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一涂在手上就会感觉凉凉的。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医院、卫生室都会给宝宝用酒精退烧。
可是,正是因为酒精在人体皮肤上挥发的速度非常快,带走的热量也更多,大面积使用的话,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寒颤。而且,别忘了,酒精是有毒的。偏偏婴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更有甚者,还有人用工业酒精给孩子退烧,简直是疯了。之前东莞的一对父母用工业酒精给孩子擦拭退烧,结果孩子当即不省人事,送到医院抢救后还是不治身亡。
3、捂汗退热
很多人会习惯性地觉得宝宝感冒发烧了,和受凉了有关系,于是,这时候很多父母会把孩子裹成一个粽子。咱们先不说感冒和受凉到底有没有关系,即便有关系,但是,孩子发烧也不全是感冒导致的啊。拉肚子、尿路感染、手足口病都会发烧,难不成,这时候你都帮孩子裹起来?
当然,还有人觉得,只要出了一身汗,孩子身上的热量就被带走了,热量被带走了,自然就能退烧了。所以呢,咱们还是得给孩子多穿点。 然而这样做实在是大错特错!这不仅影响散热降温,还有可能诱发小儿高热惊厥!学过基础物理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原理——「表面积越大,蒸发的速度就越快」!
而人体的皮肤表面积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带走体内热量是散热最主要的途径。你把皮肤全都裹起来,你让宝宝的热量往哪里散?出汗散热,不意味着你要把宝宝捂出一身汗!而是应该通过自然的出汗、水分的蒸发来带走体内的热量。人为的捂汗可能会导致在短时间体温迅速升高,但是却堵住了散热的途径,从而适得其反。
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根据宝宝自身的感觉和皮温决定衣物的多少,甚至可以选择解开衣服以利于散热。
好了,希望今天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好了,本期小编分享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关注、留言,让小编陪你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