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先兆流产的原因是什么
先兆流产的原因是什么?
怀孕后先堕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是治疗流产所必需的,但如果胚胎异常,则无需进行流产治疗。
1.胚胎因素: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引起的胚胎异常。如果胎儿出生不正常,这种异常发育的胎儿也会变形或异常。此外,脐带氧供应和羊水疾病也是先兆流产的原因之一。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不稳定或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流产。
2,产妇因素:其他原因如脐带供氧,羊水病,胎盘病毒感染和一些妇科炎症等,也可引起流产。孕妇营养不良也是流产的原因之一。有些孕妇在早期出现严重的妊娠恶心和吐痰,导致极度营养供卵,这对胚胎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发生流产。母亲患有急性和慢性疾病,如贫血,高血压,慢性肾炎,心脏病,母亲容易流产。母亲感染了病毒,或者因为高烧,导致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患有子宫畸形,盆腔肿瘤,宫内口腔松弛或裂伤等生殖器官疾病。
3.免疫因素:母亲怀孕后,母亲拒绝胎儿,因为母亲和孩子对免疫系统没有免疫力。
4,内分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母体黄体功能紊乱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5,外在因素:孕妇如:含有汞,铅,镉等有害物质或有毒环境。堕胎也可能由外部物理因素引起,如高温,噪音干扰和影响。
先兆性流产介绍
受威胁的流产是指少量阴道流血,其次是妊娠第28周前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骨盆检查未打开,膜完整,未排出妊娠,子宫大小与孕龄一致。如果症状恶化,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避免的流产。
在28周之前终止妊娠称为流产。如果怀孕第12周之前的自然终止称为早期流产,则怀孕第13周至第27周的自然终止是晚期流产。
从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统计,自然流产发生率在15%~40%之间,孕前16周发生率约为75%,妊娠前发生率为62%。
堕胎从开始到结束都有一系列过程。根据其不同的阶段,可以给出不同的诊断名称:先兆流产,不可避免的流产,不完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
临床表现
1、停经
大多数自然流产患者有绝经史。
2、阴道出血和腹痛
最初的症状往往是阴道流血,通常出血少,常有暗红色或血性白带,但有时可长达4至5天至一周以上。
出血后数小时至数周可伴有轻度下腹痛或腰痛。在妊娠12周后,患者有时可能会出现阵发性腹痛。
妇科检查显示子宫颈未开放,未出现妊娠,子宫大小与月经时间一致。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确诊。有时需要结合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液hCG和其他体检或辅助检查来确认诊断并对流产类型进行分类。
怀孕早期,特别是绝经后不久,受威胁的堕胎主要是为了观察继续怀孕的可能性。主要诊断方法是检测B超和血液hCG水平。
血液hCG水平在正常早孕期间具有倍增时间,并且可以连续测量血液hCG以了解胎儿。如果血液hCG水平每48小时上升低于65%,则可能表明怀孕预后不良。
同时,B超检查的连续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仅看到胎囊,并且没有看到胎儿或胎儿被延迟,则胎儿心脏可能被延迟,这可能表明预后不良。
治疗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除卧床休息,无夫妻生活外,患者应营造有利于稳定情绪,缓解紧张的环境,并应给有堕胎史的人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如果孕妇孕酮水平低,孕激素可用于支持治疗。
具体的保胎方法有:
1、生活有规律:
生活处于和平的水平,例如早晨呼吸更多新鲜空气,适当的活动,确保每天8小时的睡眠,并允许小睡,不太容易(如太小睡)或太费力(如举重物或爬保险等)易气滞,导致难产;劳动是气,导致堕胎。每天定期排便以确保大便通畅,但要避免使用泻药。
2、注意个人卫生:
换衣服洗澡,但不适合洗澡和游泳。特别注意清洁生殖器以防止感染。礼服应宽,腰带不要紧。平时穿平底鞋。
3、选择合适的饮食:
食物应该易于消化。特别是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助感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卵子,肉类等。胃肠虚寒,小心寒冷的食物,如绿豆,银耳,莲子等;身体阴和愤怒,那些痴迷公卵,牛肉,狗肉,鱿鱼等容易生气。
民间有不少食疗方对预防习惯性流产和先兆性流产很有效果。这里向大家介绍二则:
1)将50克莲子,桂圆肉,文火泡汤,山药加100克粥。怀孕后开始进食,每天1或2次,适合阴道流血,腹痛,腰膝酸软,舌苔苔白和习惯性流产史。 2)3个南瓜芽,6个莲花芽,共烤黄末,3次服,火汤送,一天服,适合怀孕几个月后的胎儿疼痛,阴道出血,鲜红色,口干,五心烦热,短红血腥型流产。
4、保持心情舒畅:
妇产科研究人员认为,自然流产是由孕妇皮质下中枢的兴奋性过度活跃引起的。该测试证明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在流产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怀孕的精神应该是舒适,避免各种刺激,使用各种方法消除紧张,厌倦,恐惧,调和情绪。
5、慎戒房事:
对于自然流产的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避免性交后七个月,在此期间应严格禁止习惯性流产。妊娠中期应定期开始妊娠,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异常情况,并可指导妊娠期护理。因此,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女性需要在怀孕期间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不要因为情绪低落而导致胎儿受力。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