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抱着孩子入睡还是用摇篮抚慰孩子入睡,最终还是应该让孩子躺在他的婴儿床上入睡。成人一般7-8个小时休息就够了,而婴幼儿则需要14-17小时的深度睡眠。
原因分析
宝宝越小,睡眠量越大,宝宝不睡并不是还没玩累,有时候越困她越哭,哄睡难度会加大。有时候宝宝会因逗她玩的人多而过度兴奋,也无法入睡。没有养成按时睡眠、放床上睡眠的好习惯。
建议
在宝宝有困意的时候抓紧营造睡眠气氛,一开始就放婴儿床上哄她入睡,而不是等到她累的不行了再入睡。有人逗她玩或处在热闹的环境中时,就应该把宝宝带到安静的环境,远离刺激,只要一安静下来,宝宝就开始哈欠连天了。养成按时睡眠、放床上睡眠的好习惯,其实在父母的怀抱和肩背上睡觉,宝宝随时都会被惊醒,导致孩子睡眠质量不高。只有保证了婴幼儿的高质量深度睡眠,才能让其大脑健康发育。
婴幼儿有中耳炎的症状
一般来说婴幼儿患有中耳炎后就会表现为孩子烦躁不安,由于宝宝年龄比较小,不会说话,所以就会有一些肢体动作,比如说总用手去抠耳朵等这些现象。
原因分析
中耳炎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普通的感冒或者是上呼吸道感染而所造成的细菌进入,时间长了就引起了化脓感染出现炎症了。
建议
想要预防中耳炎,在平时就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而且在孩子喝奶时一定要留意姿势不能平卧,当儿童有发烧这些现象时,要带孩子及时上医院查明病因治疗。
婴幼儿有爱打人的暴力行为怎么办?
不满6岁的婴幼儿经常会有打人的动作习惯,有的宝宝生气时打人,有的宝宝高兴时打人,有的宝宝不仅打人还咬人,有的宝宝既打其他小朋友又打爷爷奶奶,其实是宝宝用这种攻击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如果家长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会改”是完全错误的,幼儿期打人的习惯会影响宝宝一生!所以,当小宝宝第一次有攻击性行为时,父母就要想方设法来制止他,因势利导来消解他的暴力行为,根据不同的原因,来处理问题。
一、宝宝爱打人,因为家长的“称赞”
宝宝快18个月了,每当宝宝和家人玩得高兴时,会突然举起小手打人家的脸,打得叭叭响。看宝宝的样子,也不是不开心,那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运动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就像突然间学会了某种技能一样。
而家长抱着宝宝时候,有时宝宝学会了拍打家长,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地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们长了本领,甚至主动让宝宝打自己,就会让宝宝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造成宝宝喜欢打人的习惯。
宝宝越小,这种“打人”的表达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我们除了教宝宝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识,更要教给宝宝正确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宝宝亲吻家长、轻轻抚摸家长,以表示对家长和别人的爱。当宝宝打人时,家长当时的态度和做法相当重要。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打人,都可以直接把宝宝的手按住,严肃而平和地告诉他:“宝宝不可以打人哦!”保持1分钟,讲明谁也不要抱孩子,几次以后,宝宝的攻击性行为就消减了。另外,反应快的家长可以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当他刚举起手时就和他做击掌的动作,嘴里可以有节奏地说“你拍一,我拍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改了抬手打人的习惯,抬起手来,他的惯性就是要玩那个拍手游戏!
二、宝宝在模仿打人的动作
宝宝无意中看到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包括某些进口的动画片,宝宝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宝宝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其他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电视,一边讲道理。
家长有爱打人、动作粗鲁等不良的习惯,或者存在家庭暴力,会引起宝宝的模仿。父母亲应该用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宝宝,不要让不良的行为习惯传给宝宝。
三、宝宝爱打人 是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刚满两岁,却发现她最近越来越霸道,只要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分神去接待时,她就会哭闹,粘着妈妈不让她与客人谈话;要是还不行,就会跑过去打客人,搞得妈妈都不敢让亲友到家里来,也不敢带着孩子与人就餐,这可怎么办?两岁左右的小孩,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的阶段,会很在乎妈妈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当发现自己被冷落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哭闹、摔东西、打人等异常行为便随之出现。有时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为了让妈妈转过头来注意她,攻击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顿责骂,但对一个两岁的孩子而言,可能尚无法将“打人”和“被骂”相联系!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间的互动:让客人听孩子表演儿歌;观赏她的积木城堡和涂鸦画作……让她感觉到,客人的到来不但没让她受冷落,还提升了她的被关注度。同样,在接待客人时,父母一定要随时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关注着她。
要是孩子已经去“攻击”了客人怎么办?除了立即制止,抓住她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地直视她的眼睛,让孩子明确地知道您因她的行为而生气、难过,目的是要孩子了解打人是不对的。四、宝宝用打人在沟通试探
我家宝宝19个月了,不知为何,出门和其他小朋友玩时总喜欢打人,有时是有人想抢他的玩具,他要自卫;有时是没事也会“撩”人家。谁都敢打,搞得在小区游乐场里“名气很大”。在他打人时,我会打他手,不知对不对,他好像习惯了,我一板着脸走过去,他就会伸手给我打,如此“敢做敢当”,倒让我心里没了底:下一步怎样教育他才好?
有的孩子在家不打人,进入群体交往时会去打小伙伴。有时打人,是因为他还不会与别的孩子交往,他是想表示友好;有时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时是在用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只是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幅度和力度。要是这样的话,妈妈可以拉着他的手,教他用拉一拉或轻轻摸的方式来与人交流,告诉他,用力打其他人,人家会疼,也可以在他身上试一试,让他有感性认识。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为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因势利导让宝宝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如怎样说服别人将玩具还回来,或说服别人“轮着玩”。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即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人,是因为孩子想试探一下打人会引起什么后果。常有这样的情形,孩子打了同伴,而看到同伴哭得伤心,便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个时候你就要抓住机会对他说:“看,你把弟弟打痛了吧,弟弟那么伤心,妈妈带你去向弟弟说对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别人打痛了,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还牙”、也去打别人,而要抓住机会边安慰边教育他说:“痛吗 是不是很痛这就是我上次说过的为什么不可以打人,你要记住!”让孩子从自己的疼痛中亲身体会到打人不好。这样他以后就会不再去打人了。
如果用说服的方法不见效果,你可以进一步采用“身体约束法”,立即让孩子坐下并面对着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约1分钟后松开,并告诉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连续一星期使用这种约束法,就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绝对不要体罚孩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打手心”的惩戒会很快失去它的效力,还可能在孩子长大后诱发他“以暴抗暴”。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把正在任性闹腾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意识到他错了之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huaiyun/1699398819108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