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剥离术并发症有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感染。卵巢囊肿的并发症包括卵巢囊肿蒂扭转,当卵巢囊肿增大到一定大小时。椎弓根相对纤细,容易发生椎弓根扭转,症状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卵巢囊肿破裂,囊肿增大,有破裂的可能,囊肿破裂的症状是腹痛和腹膜刺激。卵巢囊肿感染,囊肿血供差,有感染的可能。
1、对于5厘米以上的卵巢囊肿,一般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可以采取卵巢囊肿剥离手术,费用大概是在000元左右。因为5厘米以上的卵巢囊肿有可能会发生并发症,比如发生扭转或者破裂等,这是妇科比较常见的一个急腹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2、卵巢囊肿剥离手术是一种很常见的卵巢手术方式,这种手术可以使卵巢囊肿彻底的切除,而且对卵巢本身的组织没有任何的伤害性作用,如果再进行开腹手术的治疗时,一般的费用大概需要几千元左右,但是如果需要在腹腔镜的监测下来进行这种手术,就需要1万元的手术费。
卵巢囊肿剥离手术
对象年月年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1、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生卵巢肿瘤,术前个月内月经周期规律,尿常规、白带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超检查均正常,排除出血性疾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其他恶性病变,无激素类药物治疗史,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例,两组患者年龄、囊肿直径、部位及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虫国生直健康志年第卷第期:表一般资料比较
4、方法手术及术中止血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囊肿剥除后对剥离创面止血。缝合组。对剥离面采用薇乔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卵巢创面,缝线不能过密,打结不能太紧,以止血、基本整形为目的;
什么是卵巢囊肿剥离手术
手术适应症1、病理类型:除卵巢恶性肿瘤以外的所有类型,常见有单纯性囊肿、滤泡囊肿、系膜囊肿(卵巢冠囊肿)、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上皮性囊腺瘤等。
2、对卵巢囊肿的要求
3、囊肿不宜太大,直径<15cm者;有人以8cm为界,实际上8cm是相对于畸胎瘤而言的,对于单纯囊肿<15cm均可手术。
4、妇科检查囊肿孤立,囊肿蒂较长,活动度好,无粘连者。
手术禁忌症1、病理类型:怀疑囊肿为恶性或术前明确为恶性者。
2、囊肿过大、卵巢周围粘连重、固有韧带过短。
1、患者仰卧,头低脚高15-30度,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留置导尿。
2、脐轮上缘或下缘切开皮肤lcm,置镜(25-30度),CO2气腹腔压力维持l2-14mmHg。于两侧下腹部(麦氏点水平)无血管区第3操作孔分别作5mm、l0mm穿刺孔。
3、探查盆腹腔,了解囊肿大小,活动度,表面有无赘生物,初步确定为良性囊肿,方可进行手术。
4、用无损伤钳撬起卵巢囊肿,置于子宫前上方。用单极电钩在卵巢囊肿的游离侧切开卵巢皮质2cm深达囊壁,在卵巢囊壁与正常卵巢组织的分界面用吸引器头(分离钳)钝性分离,囊壁与卵巢皮质粘连紧密者用单极电钩切开,活动性出血处双极电凝止血以防影响手术进行,逐步尽量将囊肿完整剥除。若囊壁薄手术过程中破裂,则吸净囊液并反复冲洗后再剥除囊壁,囊肿基底处血管先用双极电凝凝固后,锐性切除囊肿,创面用双极电凝止血。
5、用标本袋将囊肿及其内容物一并取出,标本送冰冻检查。
6、切开卵巢皮质层,暴露其下卵巢囊肿壁
7、分离卵巢囊肿壁与上缘正常卵巢皮质层
8、分离卵巢囊肿壁与侧缘正常卵巢皮质层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手术记录
步骤/方法:1、蒂扭转一经确认,应尽快行剖腹手术。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2、肿瘤性质可能不清楚,术前应作好扩大手术范围的准备,医生应该让家属清楚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
3、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切断瘤蒂必须在扭转部位以下的正常组织部位。
4、钳夹蒂部前不得先回复扭转,以防血栓脱落。
5、常规剖视患侧卵巢,并检查对侧卵巢,如疑有恶性病变应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患者年龄、肿瘤性质等决定进一步手术方案。
6、卵巢囊肿蒂扭转药品推荐相关问答针对卵巢囊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病变出现扭转的情况,属于妇科急症,需要进行急诊手术,那么现在已经手术4个月了,对于抽烟的问题这个是禁止的,不仅仅因为卵巢囊肿,而这种软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情况属于急症,应该及时手术,将这个囊肿切除的切除之后,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最终确诊这个囊肿的类型和性质。
在临床上卵巢囊肿容易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年龄段,但主要是以20到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其中囊肿多见,恶性病变程度很高,早期诊断困难,主要症状会有下腹部腹痛,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这些都是卵巢囊肿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我们除了考虑通过腹腔镜手术来进行剥离外,还要了解一些其它的治疗方法尽快通过手术及时的卵巢囊肿问题解决,这才是真正改善问题最好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