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检讨性暴力受害者?慰安妇阿嬷是「Me too先行者」特展登场

妈妈无忧网

还在检讨性暴力受害者?慰安妇阿嬷是「Me too先行者」特展登场

    「#Me too」是2017年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一个主题标签,用于谴责性侵犯与性骚扰行为,而早在1992年,慰安妇(军事性奴隶)阿嬷们首度现身记者会,控诉日军的性暴力,后续引发其他阿嬷求助揭露过往受暴经验,阿嬷们可说是#Me Too的先行者。如今中正纪念堂与妇女救援基金会合作,即日起至9/25推出「#Me Too先行者」特展,让更多人意识到性别人权议题的重要性。

 

▲中正纪念堂首度与妇女救援基金会合作,推出「#Me Too先行者」特展,同时记念8/14「国际慰安妇纪念日」。

 

    中正纪念堂管理处表示,这次首度与妇援会合作,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的「#Me Too先行者」特展完整内容,呈现在中正纪念堂3楼艺廊,除了有实体展品外,还有多部影片等影像资料搭配展出,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性/别暴力受害者的伤痛与勇气。

  

▲妇女遭受家暴后,担心身上伤痕被看见、被指责、或怕丢脸而不敢讲。 (示意图/妇女救援基金会提供)

 

    据卫福部统计,2021年性侵害事件通报有16,029件,而家暴被害人数达 149,198人;平均每天有40多件的性侵害通报事件,有超过400人遭受亲密关系暴力与家庭暴力的伤害,但未报案的性/别暴力犯罪黑数则难以估算。另随着科技发展衍生出的数位性暴力犯罪,无论犯案的速度、触及受害者的广度与伤害的深度均大大加剧。

 

    妇援会指出,有鉴于于性/别暴力受害者噤声问题的普遍、性别歧视影响社会对被害人的理解等因素,让加害者猖獗、犯罪事件不断发生、受害者难以求助或发声。若要有效地预防,需要从根本建立起社会大众性平的观念。

 

    展览分别以6个单元,包括前台籍「慰安妇」倡权故事、受害者噤声困境、社会对被害人的「完美」想像、被害人意愿问题的讨论、司法的保护、性/别暴力防治的倡议,邀请观者一起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讨论、并寻找防止暴力、疗愈伤痛的解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1年报告,全世界有3分之1的女性曾遭受过身体及性暴力的侵害,4分之11女性遭受过家暴。虽然女性受害人比例偏高,但性/别暴力普遍存在于各个性别、种族与年龄层之中,成因与影响复杂深远,是性别,也是人权议题。


▲中正纪念堂与妇女救援基金会合作,推出「#Me Too先行者」特展。 (图/妇女救援基金会提供)

 

    展览期望透过我国终止性/别暴力运动的先行者——「慰安妇」阿嬷们的故事,点出性/别暴力受害者所面临的各种困境,让更多人更有同理心,深入了解性/别暴力问题的严重性,也纪念8/14的「国际万安妇纪念日」。

 

    展览期间也特别举办2场深度讲座,第1场将在8/7下午放映电影《阿嬷的秘密》并邀请律师庄国明进行映后座谈;第2场在8/21下午由作家瞿欣怡(小猫)与方念萱对谈的「书中自有颜如玉?厌女思想的前世今生」。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shenghuo/qinggan/1699127018832631.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