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一旦他们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此时有些孩子就会“乱发泄”,这时不如试试“踢猫效应”。
儿童"乱发泄",父母不能任其发展。家里人老人家非常宠爱小孩,事事满足小孩,王女士一度担心小孩会被“宠坏”,于是她就这一问题与家里人老人家沟通,并要求以后小孩不管有什么要求,都要事先跟她商量,只有她同意了才能满足小孩。而且,这一天,孩子一直吵吵嚷嚷地让老人带他去公园玩。
由于正值中午,户外天气比平时更热,王女士担心小孩和老人中暑,于是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小孩的要求,在小孩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后,便开始“乱发泄”,边哭边向小孩扔玩具。王小姐见此情景十分恼火,但仍耐心地和孩子讲理。
但是不管王女士说什么,那孩子都没听进去。并开始不停地踢桌腿,老人担心孩子受了伤要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时王女士想到了“踢猫效应”,于是她对孩子说:“你这样踢,不仅把家具踢坏了,而且自己也会受伤的。”孩子听后才停住了脚步。
一、提防“踢猫效应”对儿童的危害。
心理上的「踢猫效应」,是源自一个故事:有个父亲在公司被上司斥责,然后他将情绪发泄到儿子身上,儿子对此不满,便狠毒地踢小猫,小猫吓得跳到街上,影响了开车的司机,司机为了躲避撞倒路边的小孩。
因此,“踢猫效应”意味着当一个人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会选择把情绪发泄到“弱者”身上,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毒的循环。如今很多孩子都处于负面情绪的控制之下,还容易陷入“踢猫效应”。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变得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不好的行为。
除此之外,陷于“踢猫效应”的孩子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有可能在连锁反应中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一定要警惕“踢猫效应”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二、怎样防止孩子陷入“踢猫效应”
1.引导儿童宣泄他们的情感。
儿童有消极情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不要粗暴的压制也不要妥协,相反,要学会接受他们的消极情绪,并且引导孩子正确的宣泄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情绪也会逐渐平复。
2.培养移情。
要避免孩子陷入“踢猫效应”,家长还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不会轻易地将自己不好的情绪转嫁给“弱者”,而是懂得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移情型儿童倾向于将正面的能量传递给他人,同时,在连锁作用下,儿童也会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在儿童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踢猫效应”就产生了,它会对儿童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同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调整情绪,使孩子远离“踢猫效应”。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shenghuo/qinggan/1699407148109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