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长到一定的时期中会出现打人的情况,这也是很多父母非常苦恼的问题,那么孩子总是打人该怎么样正确处理呢,接下来是由妈妈无忧网整理的一份关于孩子总是打人该怎么样正确处理?父母要撑握的育儿宝典供作参考。
一、孩子总是打人该怎么样正确处理?
1、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大人首先要镇静。如果孩子一打人,家长就表现的过于紧张,如临大敌,孩子有什么要求都答应,孩子就会认为,原来你们都怕我啊,这样只会助长孩子的打人行为。
2、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家长正确的应对态度,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否定:打人是不可以的,打人是不被允许的,打人是不对的,按住他打人的小拳头,用坚定的眼神望着孩子,孩子就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就会逐渐控制住挥手打人的倾向。
3、鼓励孩子尽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打人背后的动机,除了表面的打人原因,是否还要其他原因,是不是某件事受到挫折了,不会写或者不会画不会垒积木。
二、孩子爱打人的原因是什么?
阶段一:不会说话之前,用打人吸引父母关注
孩子在发展语言之前就打人,尤其是一岁左右的时候。他在用“打人”来吸引你的注意力。那时候他说话不好听,特别想让你注意他。恰好他的手部动作可以很好的控制,所以他可以用手势语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注意我。
阶段二:1~2岁孩子打人,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打人,是因为他们在表达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不一定是负面的,可能是非常激动的。有一个词叫“跳舞”,就是小孩子开心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孩子没有什么边界概念,手劲没有发育好,会失控打你。你也可能认为孩子撞到了人。
当然,有时候,如果孩子的情绪是愤怒的,他的“打”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慢慢的,当孩子的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回应的时候,也有可能当他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绝的时候,他会主动去“抗争”。
阶段三:三岁以后打人,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三岁到六七岁的孩子,他们的打人行为,更多的是一种不安全感的表现。就是孩子极度渴望父母陪在身边,渴望看到他,渴望感受到他的存在。所以,这个时候大人不要把孩子的打人行为上纲上线。比如有的家长认为这个孩子有暴力倾向,必须好好管。众所周知,这个时候,一个孩子可以控制的身体范畴就是手、胳膊、腿。他在用他所有的力量向他的父母传递一个信号:你需要关注我。无论是心理需求还是情绪变化。
三、怎么帮助孩子改掉打人的毛病?
首先,我们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要立即抓住打他的手,认真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让宝宝觉得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复后,再跟他讲道理。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用打他来惩罚他。最好是冷眼“对待”哭闹的宝宝,把他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一定要等他哭了再和他说话。就说这一次,不要多说,也不要过多的向宝宝解释为什么。宝宝情绪化的时候,要避免越讲道理越死板,让父母失去耐心。
第三,正面鼓励不可或缺。父母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方式鼓励宝宝的良好行为。尤其是那些习惯了打骂批评宝宝的家长,更要注意宝宝的态度。鼓励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该对他们的宝宝有信心。
第四,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家长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要对此一笑置之,甚至不要欣赏宝宝发脾气时的另一种可爱,更不要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或打人。让宝宝感受到别人有攻击行为时的正常反应是什么。时间长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自然会改变。
以上是关于孩子总是打人该怎么样正确处理?父母要撑握的育儿宝典全部内容。对于孩子总是打人的情况下,父母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再询问孩子打人的原因,最后帮助孩子改正打人的习惯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