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稍有下滑都会批评孩子,尤其是上到初中之后,因为知识更加专业性,很多父母都无法再辅导孩子作业,因此也很难挑出孩子薄弱的知识环节,那么孩子初中成绩下滑怎么回事呢?来看看吧。
孩子初中成绩下滑怎么回事
1、缺乏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学习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事情,在小学生的时候可能学习比较简单,学生们可能在成绩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就不一样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被拉开,学生们如果在学习上缺乏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2、学习没计划
小学阶段学习任务轻,自由时间多,即使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学习,只要记住老师传授的知识点,考试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可进入初中后,一下子面对八门功课,每天在校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地上课,如果学习没有计划,管理时间能力又差,那么,天天应对上课和作业,都够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时间预习、复习、归纳,难怪不少同学挑灯夜读完成作业都到了深夜。由于睡眠时间不够,课堂上精神状态不佳,上课效率明显下降,这种不良做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青春期影响
升入初中后,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着青春期的到来,由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再加男生女生第二特征发育,以及体内激素变化,都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适应能力强的同学,也许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性格会有所影响,但对学习影响并不大;可对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来说,青春期影响就是初中阶段的“劫”,在所难逃!有的同学一旦学习上受到挫折就选择转移注意力、分心、逃避,这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厌学、沉迷游戏、自卑等青春期现象。
为什么孩子到初中成绩会下降
1、学习环境发生变化。
许多孩子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的孩子适应快些,有的孩子适应慢些,在小学,人数比较少,孩子在一个学校的班级里成绩不错,但到了初中,这里是许多个小学的学生汇集在一起,很多的尖子生在了一块,所以有的孩子的成绩就会显得不如小学突出。
2、作业量发生变化。
小学学科少,作业少,大部分会在学校写,回到家,有复习巩固的时间。但到了初中,科目增多,作业也随之增多,学校又没多少写作业的时间,只能回家去写,就很少有复习的时间,也会导致成绩受影响。
3、老师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变化。
小学孩子们已经适应了各学科老师的讲课方式,到了初中老师增多,每个老师讲课的方式也不同,有的孩子适应不了,老是怀念小学自己的老师,导致成绩受影响。
4、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初中是学生们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上是都要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行,没有方法的学习成绩是很难有提升。可能小学的时候大家的学习内容都简单,在学习上不用什么学习方法,但是,初中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肯定在学习成绩上就会下降。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