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总是喜欢粘着妈妈,别高兴得太早,背后的原因你要弄清楚

妈妈无忧网

儿子总是喜欢粘着妈妈,别高兴得太早,背后的原因你要弄清楚

“真粘人”,不少的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时段,自己的儿子总是喜欢粘着自己,自己走到哪儿,儿子就跟到哪儿。

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妈妈都认为这是孩子太“弱”的表现,因为在很多的家长心里,男孩子都应该是性格坚毅的,不会天天围着妈妈转的。

但其实,男孩子喜欢粘着妈妈的这种情况,可并不是孩子“弱”的表现,而是有原因的。

男孩子粘妈妈,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一件事没有,每到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很多男孩子都会很留恋妈妈,第一天往往不愿意顺利地入园。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因为分离焦虑引起的,而分离焦虑,其实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同理,如果男孩子过分的缺乏安全感,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如果短期的离开男孩子,也会让男孩感到安全感的缺乏,为了保障自己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就会粘妈妈。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较少,或是过于轻视孩子的意见和感受,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家长的重视,从而导致自身的安全感缺乏。

当然,有时候孩子也会因为受到一些外界的不良刺激,而造成安全感缺乏。

【小编建议】:当男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家长首先要自审,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陪伴孩子时间过短、频率过少以及孩子是不是受到某种不良的外界刺激。

如果说家长平时陪伴孩子时间太少的话,那么家长就需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大量的安全感,从而减少孩子的恐慌。

如果说孩子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不良刺激,比如一些电视中的恐怖情节等因素,从而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话,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释放心理压力。

比如给孩子看一些“玛卡巴卡”,带孩子去做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幸福与美好,这样就能够淡化外界刺激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

男孩子粘妈妈,可能是宝爸过少参与家教

合格的家教环境,是需要双亲合力营造的,缺乏了任何的一个家长,那么家教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

而如果平时在孩子的家教上,妈妈参与较多,爸爸参与较少的话,那么孩子就可能会与妈妈产生较为深厚的亲子关系,但是和爸爸却无法产生同等的亲子关系,逐渐的男孩子就会更加亲近妈妈、粘妈妈,并且淡化对爸爸的依赖。

【小编建议】:在家教问题上,缺乏任何一个家长都是不行的,所以,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要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家教问题上。

另外,在对男孩子的家教中,其实爸爸更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因为男孩子的教育对于爸爸的需求更多,需要爸爸为孩子建立榜样、做好示范等,同时在孩子的一些教育问题上,爸爸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对孩子的性别教育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说爸爸在男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担任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妈妈一样不能够懈怠,妈妈在男孩子的健康成长中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孩子的情感成长问题等等。

男孩子粘妈妈,可能是阶段发育的正常表现

男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出现粘妈妈的情况时,很可能是孩子的正常生理表现。

几乎所有的宝宝在婴儿中期(6月龄)的时候,都会出现认生的情况,而在周岁的时候,尤其会达到一个巅峰。

这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其实是因为6月龄是孩子能力和心理成长的第一个里程碑,孩子开始对经常接触的父母产生熟悉感,而没有见过的陌生人则会让孩子感到恐慌。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通常较为依赖妈妈,甚至不允许妈妈离开自己一步。

其次,周岁后的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自主意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不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对这个世界不完全的认识,会加剧孩子缺乏“后盾”时的恐慌心理,所以在这段时间(周岁~18月龄)内,孩子可能会出现粘妈妈的高峰期。

男孩子粘妈妈,可能是适应能力比较差

鉴于男孩子的发育特点,一般来说男孩子是比较主动活泼的,但如果孩子适应能力差、交际能力不足的话,那么孩子也会出现粘妈妈的行为。

不过,这时候男孩子的粘妈妈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妈妈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妈妈来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而不是单纯的粘人。

所以,当孩子来到陌生环境、见陌生人的时候出现粘妈妈的行为时,我们要注意:

  • 不要直接把孩子推出来,强迫孩子去适应、去交际,也不要说一些对孩子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话,比如“这么大了还粘妈妈”之类的话。
  • 教会孩子 一些必要的交际手段、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等,从而增加孩子对于陌生环境、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 男孩子越是粘妈妈的时候,妈妈越应该陪伴孩子。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一些社恐等行为时,妈妈要做的就是安抚孩子,并且引导孩子去使用正确的方式来对待陌生的人或物。

结语

男孩子粘妈妈,并不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情,而是男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说明孩子在成长。

所以,只要家长的做法是正确的,就不需要去担心男孩子会一直粘妈妈,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终将会成为家长理想中的男子汉。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32220196641.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