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颈的发病率在0.9%-2%,并且逐年有增高的趋势,先天性斜颈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美观,还会对宝宝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需要及时纠正,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必要时需要就医治疗。
斜颈发生率为0.9%-2%
宝宝斜颈的危害
小儿肌性斜颈的危害主要是面部的不对称,比如宝宝的目外侧跟嘴角外侧会逐渐向患侧倾斜、脸部变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使得两边的肌肉出现绝对不对称,以及颈部肌肉分布不均匀,导致持续性的继续,除此之外还有以下3点危害,家长要引起重视:
1、影响严重美观
偏头除了会影响头型美观之外,还有可能导致面部脸型不对称,甚至影响到眼睛、耳朵的对称发育;
2、危害颅骨发育
幼儿是宝宝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长期的斜颈会导致颅骨长偏,脑容量被迫挤到别的位置去,进而将这个位置的颅骨顶起来,影响颅骨整体的发育;
长期斜颈会导致颅骨长偏
3、影响五官功能
除了脸部和颅骨的问题,随着宝宝年龄逐渐增长,会进一步的引发眼睛、耳朵不在一条直线上,危害视力和听力功能的发挥,甚至对牙齿发育造成影响。
为防止以上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及时诊断,一般来说引起婴儿斜颈的原因有很多点,宝妈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尽早纠正,否则对宝宝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婴儿斜颈的纠正方法
如果斜颈的症状比较轻,或者不是先天性疾病所致,那么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通过日常锻炼、按摩即可有效改善,但如果是程度较重或者是先天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必要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纠正,常规治疗主要有以下5个方法:
- 让宝宝趴着:每天三次,一次20分钟,每天建议趴一小时,趴着的时候,需要将额头竖起来,这样可以拉伸到胸锁乳突肌,强化颈部肌肉起到一定的矫正效果;
- 牵引玩具:宝宝的下巴喜欢往右转,那么就在左边放上玩具,领导宝宝向另外一侧多看,将能够矫正斜颈;
- 手动调整方向:如果睡觉喜欢偏头,家长可以用手把宝宝推到另外一边去,如果再转过来,我们就再把他转到另外一边去;
- 硬枕头辅助:如果还是无法改善宝宝偏头,可以在头后面放一个硬枕头,长期坚持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 物理治疗:平时经常给宝宝斜颈的那边颈部热敷后按摩一下,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更快纠正。
除了以上5个常规纠正方式,家长还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比如中药辅助、针灸、推拿等,而中药就是局部外用药,目前用的最多的形式就是中药穴位外敷,或者中药膏外涂等。
而针灸则是浅刺不留针,完骨、天窗、扶突、阿是穴、外关、合谷等学位,推拿的重点则是胸锁乳突肌和肿块,来有效改善肌肉挛缩。
对于比较严重,并且以上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挂儿科检查,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检查结果看是否进行手术,不过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一般来说婴儿斜颈基本上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复发几率小。
婴儿斜颈的形成原因 判断方法 症状表现 纠正措施
婴儿斜颈是什么
婴儿斜颈是指宝宝的头部向一侧偏斜,因为两侧肌肉强度不一致,导致难以转动头部,临床上与之相关联的肌肉学名为胸锁乳突肌,因为比较短或者紧张,不容易拉开,导致宝宝头和脖子的姿势异常。
一般而言斜颈的判断也比较简单,家长只需要注意观察,如果你家宝宝经常性的呈现一种头很偏、歪歪的状态,那么就要考虑有斜颈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宝宝来说,斜颈都是先天性的,其发病率为千分之四,不算很高,并且很容易发现和确诊。
婴儿斜颈的类型
临床上斜颈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这两者又分别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方向的分支,其病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各有不同,详细的表现如下:
一、先天性斜颈
主要包括先天性肌性斜颈和先天性骨性斜颈。
1、先天性肌性斜颈:宝宝在出生后不久胸锁乳突肌出现圆形或梭形肿块,部分宝宝会直接表现为胸锁乳突肌硬化如骨、失去弹性,此种症状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2、先天性骨性斜颈:此类斜颈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对骨性斜颈,需通过CT或X线明确发生情况;
骨性斜颈主要是颈椎发育异常
二、后天性斜颈
1习惯性:后天不良姿势未能及时纠正,以致部发育稳定后出现斜颈,比如有的宝宝喜欢将头偏向一侧,而家长又未能及时注意并调整,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宝宝颈部肌肉发育不平衡;
2感染性:一般为某种细菌性感染,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这类在未感染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3眼缘性:多数是患者具有眼睛斜视或者先天性眼睑下垂等原因
4神经性:由脑部的原发病(例如脑瘫、肿瘤等)导致;
5耳源性:患侧听力受损导致,例如外耳道闭锁、小耳畸形、先天性耳聋等;
6痉挛性:通常呈渐进趋势,可继发于脑炎等神经系统病变,肌电图可明确痉挛肌肉,通常发病年龄偏大。
婴儿斜颈是怎么引起的
斜视宝宝常出现斜颈
先天性斜颈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原因,不是因为肌肉,而是与骨头有关联,大多数是因为脊椎骨出现有异常,或者某些颈部骨头错位以及粘合,这种原因造成的斜颈,物质治疗效果很差,需要进一步的去医院诊治,除了先天性因素,以下4点也会引起宝宝出现斜颈:
1、肌肉强拉:出生后2周左右,宝宝颈部出现明显的肿块,目前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颈部的胸锁乳突肌过度紧张或者没有完全拉伸开,导致头部歪向一侧,出现此种现象有两点原因:一是胸锁乳突肌的肌肉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缺血、纤维化,二是肌肉内良性纤维瘤病变;
2、眼源性斜颈:婴儿斜视也会导致斜颈,宝宝看东西总是歪着头看,睡觉时又恢复正常,眼缘性斜颈的治疗时间须在2岁左右才能确诊;
3、长期生活习惯:宝宝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比如歪头吃奶、看东西、睡觉等,就有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僵硬,诱发痉挛性斜颈;
4、局部缺血:怀孕的时候,胎儿在宫内的位置异常,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压力过大,引发局部缺血然后过度变形,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
另外还有一些引发后天性斜颈的因素,比如:
其他因素
1轻度的病毒性感染;
2轻微的头部和颈部创伤;
3颈部的呼吸和软组织感染;
4对某些药物的异常反应(称为肌张力障碍反应);
5Sandifer综合征(罕见的胃食管反流与颈部痉挛结合)。
以上5点原因诱发斜颈都比较罕见,属于更佳专业的范畴,总的来说,大部分的婴儿斜颈都是因为肌肉问题,可以通过后天理疗的方式改善,如果保守治疗无效,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真正的原因。
婴儿斜颈的症状表现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斜颈,都会有头部姿势的异常症状,具体表现为头向患侧偏斜,下巴扭向对侧,同时有颈部旋转活动受限,此外肌性斜颈还会出现线表肿块,痉挛性则以颈部疼痛、酸胀为主。
症状表现
1、颈部畸形:由于颈部出现弯曲而导致外观畸形,包括颈部短粗、颈椎侧弯等;
2、面部畸形:不少斜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均可表现为面部畸形,并且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
3、伴随症状:痉挛性患者可伴随着吞咽困难,主要是因为颈部肌群压迫食管所引起的。
婴儿斜颈判断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症状来判断,不过有部分宝宝可能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或者是眼缘性斜颈,家长很有可能将它与斜视混淆,所以想要准确诊断,建议前往专业儿科医院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观察宝宝头部:如果宝宝的的头或连带颈部向一侧倾斜,同时下吧朝向另一侧肩膀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可确定为斜颈;
2、吃奶判断:喂奶的时候让宝宝吃两边的乳房,如果一侧乳房吃奶的时候是非常顺利的,另一侧比较困难,并且此时触摸颈部发现有硬块,这时就要谨慎;
光学检测可准确判断斜颈
3、影像检查
超声检查:先天性斜颈会存在颈部肿块,超声能够准确的区别是否有其他颈部疾病,比如淋巴肿大、淋巴管瘤等;
X光线检查:可初步鉴别骨性和肌性斜颈,骨性的x线常表现为颈椎发育异常,而肌性、挛缩性的x光线结果基本正常;
CT检查:部分骨性斜颈表现不明显的,并且伴随肌肉紧张、挛缩,此时需要进行颈部CT检查对其进行诊断。
宝宝斜颈的危害
小儿肌性斜颈的危害主要是面部的不对称,比如宝宝的目外侧跟嘴角外侧会逐渐向患侧倾斜、脸部变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使得两边的肌肉出现绝对不对称,以及颈部肌肉分布不均匀,导致持续性的继续,除此之外还有以下3点危害,家长要引起重视:
1、影响严重美观
偏头除了会影响头型美观之外,还有可能导致面部脸型不对称,甚至影响到眼睛、耳朵的对称发育;
2、危害颅骨发育
幼儿是宝宝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长期的斜颈会导致颅骨长偏,脑容量被迫挤到别的位置去,进而将这个位置的颅骨顶起来,影响颅骨整体的发育;
长期斜颈会导致颅骨长偏
3、影响五官功能
除了脸部和颅骨的问题,随着宝宝年龄逐渐增长,会进一步的引发眼睛、耳朵不在一条直线上,危害视力和听力功能的发挥,甚至对牙齿发育造成影响。
为防止以上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及时诊断,宝妈们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尽早治疗,一般婴儿斜颈的纠正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可通过手术纠正的方法,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
婴儿斜颈可以自愈吗
首先大部分的斜颈是不能自愈的,宝宝表现此类症状基本上是因为颈部肌肉挛缩,或者颈部关节畸形所致,这种先天性的无法自愈,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改善,在临床上只有极少部分的斜颈可以自愈,比如急性细菌感染所引发的斜颈,会随着病症的康复而自愈。
不过一般情况斜颈自愈率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有细菌感染所引发斜颈的概率较低,大多数都是先天性或者痉挛性等因素所致,并且如果是骨性的斜颈,治愈的难度还比较大,只能通过手术等方式来改善。
绝大多数斜颈都无法自愈
有很多宝妈错误的认为孩子年龄小出现斜颈很正常,只要长大骨头发育成熟就会好,尤其是老人,但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信的话不仅不会自愈,还会错过治愈时间,导致后期恢复很慢,治疗周期加长。
另外症状比较轻微的斜颈确实可以自愈,但不是不管不顾,需要通过日常锻炼和运动才能改善,但此种情况往往比较轻,歪斜不明显,属于轻度发育不良型,但如果是肿块型那么最好不要考虑自愈的可能性了。
婴儿斜颈最佳治疗期
斜颈的治疗期有两个黄金时间段,即6个月和2岁时,在6个月以前,因为宝宝一直睡同一侧,头、脸会被压成左右不对称,但是宝宝的头骨仍在成长中,所以在6个月大之前的不对称仍有机会修复,6个月以后相对定型,纠正起来就会非常苦难。
6个月以内矫正相对容易
而超过1岁的宝宝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断纤维化的肌肉,如果家长能够赶在2岁以内纠正斜颈,还不至于发生明显的面部偏斜急性,面部五官偏斜可随着宝宝发育逐步正常,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宝宝,及时做了手术,但是面部畸形的矫正也非常困难。
所以斜颈的治疗的原则一定是越早纠正越好,不仅恢复速度会更快,而且还不会影响脸部的发育,如果等到后期宝宝越来越大,这是再做手术也就晚了。
通常来说一岁以下的患儿通过按摩、固定等纠正治疗,如果发现得早、早治疗,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具体得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如一岁以上时仍未治愈,那么须进行手术改善。
婴儿斜颈怎么纠正
如果斜颈的症状比较轻,或者不是先天性疾病所致,那么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通过日常锻炼、按摩即可有效改善,但如果是程度较重或者是先天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必要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纠正,常规治疗主要有以下5个方法:
纠正方法
1、让宝宝趴着:每天三次,一次20分钟,每天建议趴一小时,趴着的时候,需要将额头竖起来,这样可以拉伸到胸锁乳突肌,强化颈部肌肉起到一定的矫正效果;
2、牵引玩具:宝宝的下巴喜欢往右转,那么就在左边放上玩具,领导宝宝向另外一侧多看,将能够矫正斜颈;
3、手动调整方向:如果睡觉喜欢偏头,家长可以用手把宝宝推到另外一边去,如果再转过来,我们就再把他转到另外一边去;
4、硬枕头辅助:如果还是无法改善宝宝偏头,可以在头后面放一个硬枕头,长期坚持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5、物理治疗:平时经常给宝宝斜颈的那边颈部热敷后按摩一下,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更快纠正。
除了以上5个常规纠正方式,家长还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法,比如中药辅助、针灸、推拿等,而中药就是局部外用药,目前用的最多的形式就是中药穴位外敷,或者中药膏外涂等。
而针灸则是浅刺不留针,完骨、天窗、扶突、阿是穴、外关、合谷等学位,推拿的重点则是胸锁乳突肌和肿块,来有效改善肌肉挛缩。
对于比较严重,并且以上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挂儿科检查,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检查结果看是否进行手术,不过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一般来说婴儿斜颈基本上是可以治愈的,并且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复发几率小。
本文由网整理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
婴儿斜颈别傻等自愈!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后悔晚矣
虽然婴儿斜颈纠正起来相对简单,但前提是在最佳的治疗时期下,如果过黄金“窗口期”,那么会随着宝宝的年龄增加,症状也会逐渐加重,而且很多家长认为宝宝斜颈长着长着就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单纯靠宝宝自愈效果甚微,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帮助宝宝恢复。
错过黄金期治疗难度加大
轻度斜颈能自愈吗
首先大部分的斜颈是不能自愈的,宝宝表现此类症状基本上是因为颈部肌肉挛缩,或者颈部关节畸形所致,这种先天性的无法自愈,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疗手段改善,在临床上只有极少部分的斜颈可以自愈,比如急性细菌感染所引发的斜颈,会随着病症的康复而自愈。
不过一般情况斜颈自愈率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有细菌感染所引发斜颈的概率较低,大多数都是先天性或者痉挛性等因素所致,并且如果是骨性的斜颈,治愈的难度还比较大,只能通过手术等方式来改善。
绝大多数斜颈都无法自愈
有很多宝妈错误的认为孩子年龄小出现斜颈很正常,只要长大骨头发育成熟就会好,尤其是老人,但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如果信的话不仅不会自愈,还会错过治愈时间,导致后期恢复很慢,治疗周期加长。
另外症状比较轻微的斜颈确实可以自愈,但不是不管不顾,需要通过日常锻炼和运动才能改善,但此种情况往往比较轻,歪斜不明显,属于轻度发育不良型,但如果是肿块型那么最好不要考虑自愈的可能性了。
婴儿斜颈最佳治疗期
斜颈的治疗期有两个黄金时间段,即6个月和2岁时,在6个月以前,因为宝宝一直睡同一侧,头、脸会被压成左右不对称,但是宝宝的头骨仍在成长中,所以在6个月大之前的不对称仍有机会修复,6个月以后相对定型,纠正起来就会非常苦难。
6个月以内矫正相对容易
而超过1岁的宝宝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断纤维化的肌肉,如果家长能够赶在2岁以内纠正斜颈,还不至于发生明显的面部偏斜急性,面部五官偏斜可随着宝宝发育逐步正常,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宝宝,及时做了手术,但是面部畸形的矫正也非常困难。
所以斜颈的治疗的原则一定是越早纠正越好,不仅恢复速度会更快,而且还不会影响脸部的发育,如果等到后期宝宝越来越大,这是再做手术也就晚了。
通常来说一岁以下的患儿通过按摩、固定等纠正治疗,如果发现得早、早治疗,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具体得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如一岁以上时仍未治愈,那么须进行手术改善。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3986621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