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编要给家长们介绍一些起水痘的原因。水痘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发的易传染给他人的高发性病症,相对小朋友的抵抗性会较差,更易感染。而且水痘发起后,如果对此的处理方法不恰当,很容易使水痘长时间不退,这就需要家长在起水痘的初期就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并且很好的预防措施。
水痘从刚开始产生到最后恢复一共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
1、潜伏期:在这个阶段,儿童会出现高烧的症状,并且食欲不断减退,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受凉了,以至于没有过多往水痘方面想。在此期间,儿童发烧一般会自己恢复,如果长时间发烧,需要立刻去医院纠正,输点滴来消炎降温。潜伏期一般潜伏1到2个礼拜,便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2、发病期:身上会逐渐出现红疹,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疹会逐渐演变为水泡。红疹一般会先出现在儿童的胸的前部和后部,紧接着会慢慢延伸向着腿和胳膊。一般不会出现在脸上,这种情况很少。在红疹出现时,也就意味着水泡的出现,水痘大小不一样,小的和绿豆一样,而大的则可能长到黑豆那么大。
在发病的前两天,水痘和即将成为水痘的红疹会特别痒,小孩子不懂事,可能会用手抓挠,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让孩子抓挠,否则很容易留疤。发病3到5天后水痘会密集型爆发,家长不用担心,这也就昭示着尾声,虽然会一直伴随新水痘的出现。
3、恢复期:一到两周后儿童身上的痘痘会一个接一个涨大破掉,这是由于水痘之中的液体被逐渐吸收,当达到顶峰时不堪重负便会破掉。紧接着会慢慢结痂,随着时间推移,结痂脱离皮肤,留下淡淡的白色痕迹,水痘也就治愈了。在此期间应该特别注意,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留下疤痕。
为了不留下疤痕,使孩子的皮肤得到很好的恢复,家长需要在生病期间采取以下措施。
1.补充水分,生病期间多喝水,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2.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也可以将水果榨成果汁,这样会使小朋友更喜欢喝。
3.生病期间应与外界隔离,不可以做过量的运动,否则很容易使痘痘大面积破损。
4.生病期间的孩子的玩具以及吃饭用的餐具应该及时用热水消毒,避免感染。
家长们不用担心,水痘是一种高发病症,很多小孩都会出现。当出现水痘时,家长不要慌张,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确认,以免使病情得到拖延。在生病期间也要多加注意,不让孩子留疤,以免后悔终生。为宝宝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养病环境,让他们尽快恢复,重新为家庭带来欢乐。
儿童水痘的症状和图片 出水痘期间饮食注意
水痘,是婴幼儿时期小宝宝容易出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宝宝出水痘需要妈妈小心护理,否则有可能出现传染和病情加重的可能性,水痘属于传染性的疾病,如果是幼儿园里有一个宝宝患了水痘,其他的孩子也可能被传染上,
因为水痘可以通过患者使用过的用品,玩具,被褥进行传播,所以幼儿园里一旦有宝宝出现了水痘,老师第一时间要将他与其他孩子分隔开来治疗。
儿童水痘的症状和图片是怎么样子的,很多没有经历过出水痘的妈妈并不明白,她们只是听说过并没有真正见到过,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正题来了解了解。
儿童水痘的症状和图片
症状一: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
有的孩子出水痘,初期症状比较轻微,但是发病比较突然、急,这种症状潜伏期为12-21日,水痘大多出现在头皮部位,身体躯干部位。
症状二:身上多处部位呈现红色小斑点,痛痒感
有的孩子出水痘起初是身上各处起小红点,慢慢的变成水泡,再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水疱慢慢结痂,最后水泡脱痂,一般脱痂后不会留下疤痕。
症状三:起病较急,有发热、头痛症状
这种情况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水痘潜伏期2-3周,孩子出皮疹后,几个小时后会转变为豌豆大的水疱,而且周围有明显红晕状,过2-3天后症状会慢慢自愈,不会留下疤痕。
出水痘能吃什么?
孩子出水痘期间饮食上一定要特别注意,出水痘期间可以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带叶子的蔬菜(白菜、芹菜、菠菜);多吃些具有清热利水作用的食物(菠菜、荠菜、莴苣),还要记得多让孩子饮水。
就算是孩子出水痘期间饮食不佳,妈妈也没能惯着孩子,像辛辣,刺激性强,重品味的食物,对水痘病情的恢复有影响,所以孩子是禁止食用的哦。
清热利水的食谱:
竹笋薏苡仁粥:准备好粳米(60克),新鲜竹笋(50克),薏苡仁(30克),将所有材料一起洗净,鲜竹笋切片,一起放入锅中,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成粥即可。
绿豆海带汤:准备好绿豆(50克),干海带(30克),红糖(适量),绿豆用清水浸泡30分钟;海带泡开,切成小块;将海带和绿豆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至烂熟;放入红糖,即可。
妈妈无忧网小编的话:孩子出水痘几乎是每个孩子可能遇到的情况,在妈妈无忧网小编的记忆里,好像所有孩子小时候都会出一次水痘,而且出水痘的时候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门,不能见风,还有就是小零食,甜食也是不能吃的,妈妈说吃了那些东西,水痘会很久都不会好,而且还不利于水痘病情快速恢复。以上我们介绍了出水痘的三种症状,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病情来进行判断处理。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6364927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