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许多小朋友并不适应。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不仅仅需要培养一个入学的习惯,还需要培养独立的意识。因此,幼小衔接这个概念在家长的心中已经深入人心了。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下,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需要注意以下
如果说孩子1岁以前,妈妈每天都在担忧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3岁孩子的妈妈主要担心孩子的行为习惯、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话,那么孩子成长到5-6岁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很省心的阶段了。
孩子的整体情绪比小时候稳定多了,不会再整天粘着妈妈,而是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行为上越来越省心,妈妈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始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不管宝宝还是妈妈在这个阶段都会相对舒服。
但是,毕竟每个年龄段都有这个年龄段的困惑和焦虑,对于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讲,最大的焦虑来自升学,孩子马上就要幼升小了,幼小衔接做不做,孩子的学习习惯要不要培养,怎么培养,这就成了最困扰家长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孩子的性格特点。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对可以称为天使,与3、4岁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动不动就哭闹撒泼的孩子,和7、8、9岁狗都嫌的孩子相比,5-6岁的孩子绝对可以用甜美两个字来形容。
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很乖,很听话,比如他会积极主动帮忙做家务,吃饭的时候会帮忙端菜,布置碗筷,吃完饭他会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甚至吃个零食或巧克力也不再自把自为,而是过来请教你:妈妈,我可以吃块巧克力吗?每次你表扬他或者夸奖他的时候,他就特别开心。
他也会表现得很爱学习,特别喜欢缠着你看书,喜欢你跟他说话,教他本领,他也很爱炫耀自己学到了什么,喜欢告诉妈妈他认识哪些字,喜欢书写自己的名字,有时候就算你强迫他,他也不太会反抗,而是会乖乖顺从。
带他去外面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会觉得他不再是以前那个爱打架惹事的小坏蛋了,而是变得懂事了,看见小朋友打架的时候,他会批评对方,你们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他被打被欺负了,他也不再会像以前那样自己解决,而是会跟对方讲道理,或者干脆去告诉对方的妈妈。
这些表现会让妈妈觉得很欣慰:我们家宝贝长大了,懂事了。当然有时候孩子也会有情绪,有自己的一些坚持,但是整体上他们变得容易沟通了。
如果非要说问题的话,5-6岁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争强好胜。他们特别在乎输赢,如果自己赢了就像中了500万一样,如果输了,就会大哭不止,有时候半天也哄不好。
因为在乎结果,所以他们也会习惯性推卸责任,明明是自己干的,他们却会故意找一些借口说不是自己干的。很多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批评甚至惩罚孩子,总觉得你犯了错,如果我不教给你正确的态度你就会变坏。
其实这是孩子的正常成长阶段,他们这个时候开始了解自己的能力,他知道凭自己的能力,什么事有把握,什么事没有把握。所以他们与你进行的比赛,都是一些他们觉得有把握的事情。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下,赢了他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结果,这就跟你表扬他是个乖孩子一样,让他觉得欣喜。
但是输这个结果,孩子没预期过,他没设想过这种可能性,所以当输这结果出现的时候,大大超过他心理预期的,他自然会很难过。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这是一种正常的释放压力的过程。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输了哭闹而责备他,如果可以,尽量让孩子多赢,因为赢了孩子会觉得我的判断是对的,自信心就更容易建立。当孩子输的时候,不要批评他输不起,而是可以与他共情,告诉他,现在的结果可能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帮孩子把这种难受的情绪命名,任由孩子发泄出对自己的不满。
整体来说,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开朗而甜蜜,这个阶段也是亲子关系最甜美融洽的阶段。
如果不要求孩子有学习上的功课压力的话,大家都会觉得很美好。但是生活总是有点不尽如人意,明明这么融洽的时光,却偏偏要因为学习而抓狂。
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这切切实实的幼升小的压力。如果要进好的学校,一定要孩子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幼小衔接方面的学习就特别必要了。关于幼小衔接,相信大家听到过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幼小衔接不用做,支持零基础入学。有的却说现在小学压力太大,功课紧张,一定要先学起来。
我的看法是幼小衔接要适度的做。基本的认字、写字、英语、数学启蒙必须要做。有些妈妈会担心提前让孩子做幼小衔接会不会伤害孩子。答案是不会,因为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了。
数学方面孩子具备基本的时间概念,可以说出一周几天,今天是星期几,可以了解日历,自如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这个时候喜欢玩钟表,他虽然可能不认识钟表,但是已经知道当长针指向几的时候他应该做什么了。
他也具备了足够的方向感,向前、向后、向上、向下、从左到右有几个,从右到左有几个他都能做得不错。
语文方面,孩子这个阶段喜欢阅读,有自己钟爱的书,同时他们已经具备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强烈的表达欲,那么这个阶段妈妈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他多看绘本,先看图,让孩子自己根据图编一个故事。然后再读文字,让孩子听听感受。最后再一边看图一边读作者的文字。同时根据孩子的故事问他一些相关的问题。
这样就能充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考能力。这个阶段孩子还会表现出强烈的爱认字的欲望,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利用孩子的特点,有意识地教他认字。
英语方面,我建议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听,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对话,学习26个字母,认识并记住一些常用的单词。
这些是孩子具备的能力。不过我相信一谈学习,很多妈妈抓狂的不是孩子具备了哪些能力,而是孩子学习表现差劲的地方,孩子动不动写镜面字、注意力不集中,字写得歪歪扭扭等各种状况都会出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是没认真,是不够专心。
之前就有妈妈告诉我,她教孩子认字,如果没有任何处罚措施,孩子学十个字最后能记得两个就谢天谢地了。如果她拿跟棍子坐在旁边,不记得就打手的话,孩子基本马上就能记住。其实孩子的知识掌握得牢不牢,不是孩子不专心,而是孩子可能真的能力不足。
就拿孩子动不动写镜面字的情况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把b认成d,6写成9,家长教一遍往往还有耐心,教到10遍的时候,肯定开始抓狂了。其实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是孩子不认真,而是他们的视觉能力不足,他们本身正处于左右混淆与辨识之中,而且他们的视觉能力还集中在局部,没有全局意识,所以特别容易混淆。
与视觉的左右混淆相伴出现的,还有手眼协调性的不足。所以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写字写得歪歪扭扭,动不动把字写的很大,却笔画不工整的话,这是正常现象,这是手眼协调性不足的表现,大多数孩子都这样。这个时候妈妈不是一味的批评孩子你要把字写小,写直,而是要练习手眼协调能力让孩子协调性增加。
在注意力方面,很多妈妈会发现,孩子好像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如果去上一些学前辅导班,很可能别的小朋友都能坐得住,坐得直,但是老师会特别告诉你,你家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动不动分神,动不动会把身体扭来扭去或者与周围的小朋友说话。
当老师这么特别告诉你的时候,妈妈当然心情会特别沉重,会特别担心,自己宝宝是不是有问题。其实这是正常的,如果你去一个班听课,你会发现大多数小朋友都是这样的。如果孩子是男生的话,表现又会更差,更好动。
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男生更多是视觉能力优势的,现在很多教学方式都是以说为主,男孩子语言理解能力差一点,就不容易懂意思,所以更容易走神。还有一个就是男孩子的荷尔蒙分泌更旺盛。这份成长的荷尔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运动能力,需要他们在各种运动中去释放。
如果孩子运动不足,成长的荷尔蒙得不到释放,他们坐一段时间后就会不由自主地动一动。所以当孩子被老师批评不够好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有一个接纳的心态,知道孩子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只要孩子不是太出格,不用太在意。
当然我也知道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幼小衔接更顺利,学习能力更强,注意力更集中。那么接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些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首先,一定要多带孩子运动。这个运动不是说带孩子去花园,任由他和小朋友瞎跑,瞎玩。而是有规律的动。幼儿园要求的所有运动孩子一定要会。5-6岁的孩子可以每天跳跳神、拍拍球,骑骑车,或者做做跳远、跳高、单腿站立,拉单杠等动作。如果可以,也可以让他学学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
这些运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发泄多余的荷尔蒙,荷尔蒙发泄后,孩子更容易坐得住。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手眼平衡性。肌肉力量一方面可以控制孩子能不能坐得住,当孩子肌肉力量足够时,他的手握笔也会更有力,写字会更好。还有就是,当孩子在运动中手眼平衡加强时,孩子写字也会更自如。字更好看。
第二是要带孩子做一些视觉提升的练习。让孩子画画、剪纸、涂色,教孩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涂色不要出框。这些会让孩子视觉得到锻炼,手眼平衡能力增强,那么孩子镜面字的状况会改善的快一些。我比较推荐公文的或多湖辉的书来做相关练习。
第三是让孩子听故事的时候,一定要配合阅读,配合提问。你可以一边讲,一边问宝宝,这个图里有什么,他在干什么,让孩子学会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里他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也会集中起来。
第四是学习一定要根据这个阶段孩子的实际来,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习认字、语文、数学、英语,不要拔苗助长。
幼小衔接的内容
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想必很多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孩子刚进入小学会出现哪些普偏性的不适应,我们幼儿园和家长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为孩子在入小学前所做的准备是让孩子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自主学习、良好的控制力,对事情有探索思考的精神。而不是提前将一年级的习题让孩子做熟,这样做极易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爱动脑思考。因此,针对孩子的特点,我们应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心理:
在幼儿园里,由于幼儿教师时刻关心着孩子在园的全天活动,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学校里,老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的关心会相对较小,因此最初会使孩子出现不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因此,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其次,家长要注重儿童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同时要培养孩子承担任务的意识,形成接受、完成命令的指示的习惯。平时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如:扫地、整理衣柜、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的物品,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二、学习能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也包括前阅读、前书写和初步计算能力的准备。入学前,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一些观察、记忆的要求。比如,请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等等。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的游戏,如听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等。
1、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发现,孩子入学后发生适应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阅读跟不上。所以入学前让孩子作好阅读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这里所说的阅读准备主要是指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训练时我们应从让孩子喜欢看书开始,然后会一页一页、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看书。还可以让孩子接编故事,仿照讲述,看图讲述等。这样对孩子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是有力的促进。千万不要在孩子间横向比较,给自己的孩子乱贴标签。看到别的孩子能背20首唐诗而自己的孩子只会背5首就说孩子笨,这样的标签会大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2、倾听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作文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倾听是一促和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辩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人要对孩子听的习惯负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3、语言表达
交际依靠表达。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不原表达自己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因此在入学前,家长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小学前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除了会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外,还要学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有事大胆地说,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等,特别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拉。
5、交往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会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经验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家长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这学期是我们共同合作的最后一学期了,也是最关键的一学期。希望大家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认真的协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对于孩子的变化及时沟通(电话、短信、预约谈话)。
3、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
4、能够正确对待老师、孩子、家长间存在的问题(沟通产生价值)。
幼小衔接要注意什么
1.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师一般布置地非常美观,而且形象生动,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没有这么美观的环境,只有桌椅和黑板。
2.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并没有严格要求他们掌握什么具体内容。而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孩子需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所规定的课程。
3.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园的教师就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而小学教师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孩子生活的关心比较少。
4. 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边玩边学。而小学强调知识文化的训练,需要孩子的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幼小衔接怎么做
1. 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孩子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
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要让孩子理解任务的含义,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努力完成任务。
3.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任务。
4.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对学习会感到厌恶,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因为数学本身就比较枯燥,所以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乐趣,就无法专心学习。对此,至慧学堂开设了KIDS班,帮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通过幼小衔接训练帮助孩子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幼小衔接
又到了一年一度幼升小,幼小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小衔接是什么意思
1、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
2、幼小衔接是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阅读全文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知识衔接:拼音、书写、算数知识的衔接
关于认读识字:
识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拼音识字和形意识字。拼音识字主要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到初中阶段,孩子现在学会了拼音,也就掌握以后的文字认知方法。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拼音的认、读、写、拼读四个基础环节,而在最后的“拼认”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当汉字和拼音在一起时会拼读,会认字,但是当拼音和汉字分开后就不认得了。
2、思维衔接:数学思维、观察思维
关于数学思维:
目前,在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借助实物来帮助孩子识数和加减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况下,当孩子脱离了实物之后,就不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3个苹果,但当问到2+1的时候,他就会反应不过来或者掰手指计算。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只会“记忆数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方法转化为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
3、能力衔接:听课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衔接
关于表达:
表达是幼小衔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重点小学选拔学生必考科目。很多学前机构利用这样的环节,在教授表达时多使用“记忆式”表达。譬如,根据学校考试题目教授孩子“记忆式”表达。而没有真正教会孩子的表达方法。从会听开始,到会说,敢说,再到怎样说,说什么?完全顺应孩子思维,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达方式。>>>>>阅读全文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心理方面:独立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在进入小学后,教育模式发生了改变,许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就造成了孩子和家长有什么不适?所以,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贯穿一些小游戏或者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与学习中体会独立的乐趣,潜移默化的培养独立意识,享受独立的快乐。
2、习惯方面:体验“小学生活”
幼儿园时期,游戏贯穿教学,这就导致孩子的随意性较大,科目设置大多依靠孩子的兴趣与情绪。在生活上,老师和家长给予孩子同样的关爱与呵护。让已经习惯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感受到明显的落差,导致孩子们在生理甚至心理方面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在中、大班的学期教学中,适当的延长课堂时间、让孩子们养成举手回答问题以及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体提前体验“小学生活”。
3、能力方面: “无压力”迎接小学挑战
我们在孩子面前,常常会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然而这句话,我们大多都停留在嘴上,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大包大揽地帮助孩子完成手头的事,这就让孩子们丧失了各种能力的锻炼机会。小学的生活,孩子们要面临多方的挑战,要学会按规则做事、团队合作、自我完成任务或作业,如果能力不足,在各方挑战的处理时就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因此,我们在幼儿教学中,大到课程设计,小到一点一滴,都要有意的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做事、帮助同学等等,培养孩子们的能力与做人品质。>>>>>阅读全文
幼小衔接家长须知
1、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而不是为了和其他小朋友作比较。
2、幼小衔接教育最好是从幼儿园中班就开始,并不是说只有幼儿园毕业了才开始,这样会显得措手不及。
3、幼小衔接数学教育要以思维训练为主,不能只看孩子会数几个数、会做几个训练题。
4、幼小衔接,不是纯粹知识性的衔接,而是生活的自理能力、学习的独立自主能力等方面的衔接。
5、幼小衔接的捷径就是从孩子的兴趣下手,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6、并不是说上了小学以后,幼小衔接就算完事了,整个一年级阶段甚至是二年级,都要观察孩子的转变是否顺利,比如学习的接受能力方面,对新的作息时间是否适应,和同学交往是否顺利等等。>>>>>阅读全文
做好幼小衔接的方法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其入学后的适应性影响很大,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例如:请幼儿参观小学,观察了解喜欢上小学,还可以利用小学的学生以哥哥姐姐的身份一对一的和学前幼儿做朋友,谈一谈自己的小学生活,在感受中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
2、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如:看书、做事认真、集中精力等如:组织全班幼儿学会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书,画画,每次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任务,并在幼儿适应后逐渐加长时间等。由于家长想让孩子学更多的知识,就在入学前教幼儿写汉字,拼音等,甚至把一年的课本让孩子提早学习,这样反而更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反感,从而对小学产生反感,反而更加事半功倍。
3、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要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不仅关系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如,通过教育活动、幼戏、观看视频等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4、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准备工作的注意事项
孩子幼小衔接阶段的习惯培养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xuelingqian/169888144961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