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是宝宝的关键部分。当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肚脐是他吸收养分和释放废物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宝宝出生后,肚脐与母体分离,切割口会慢慢愈合。在这个愈合的过程中,超过30%以上的新生婴儿,在脐带愈合的过程中出现过炎症。
宝宝脐部护理
一不小心,宝宝肚脐护理不当,很容易会出现8种异常情况!
1、婴儿脐部出血
首先要观察宝宝的脐周是否有红肿,如果只是单纯有点渗血的话,问题不大。有的时候可能是护理不当所致,因为衣物或者是被子的摩擦,把肚脐刚刚结的血痂碰破,导致脐部出血。这个时候要好好护理宝宝的肚脐。给宝宝穿的衣服和被子一定要柔软。
出现肚脐出血的现象,要用干净的棉签帮助宝宝擦去血迹,然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脐部就可以了。一般几天后就可愈合,也没有必要使用止血药,但应注意肚脐干燥。
2、婴儿脐部流水
新生儿正在愈合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属于正常情况。通常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
需要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大约2~3天左右脐窝就会干燥。然后再用干的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能加速肚脐的愈合。
3、婴儿脐带不脱落
胎儿出生后,脐带被扎结,几个小时候残端会变成棕白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变成黑色,最终脱落。
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假如宝宝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例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太担心。
如果有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4、婴儿脐疝
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四面经常会出现稍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如果肚脐和四面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5、婴儿脐部湿疹
婴儿脐部湿疹也很常见。脐湿疹可能由于剪断脐带,消炎不及时或对宝宝的肚脐护理不恰当造成的,另外有可能是过敏引起的婴儿脐部湿疹。
婴儿肚脐湿疹症状有:宝宝肚脐皮肤糜烂而且比较湿,同时还有小红疹。如果宝宝肚脐湿疹,要带宝宝到医院治疗,医生会使用宝宝的肚脐湿疹膏药物综合治疗。
6、婴儿脐部发炎
如果宝宝的脐带脱落较晚,脐带的胶冻组织也会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会引起宝宝脐部发炎。肚脐发炎,刚开始会发现脐部和周围组织会发红肿胀,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腹壁蜂窝组织炎,形成脓肿、坏死,细菌可沿尚未闭合的脐血管侵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
如果宝宝肚脐发炎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帮宝宝用75%酒精擦净,并保持干燥清洁。当宝宝肚脐周围的皮肤变得红肿,用手轻触时能感到皮肤表面轻微发热,脐窝里出现脓性分泌物,并带臭味,同时宝宝还出现厌食、呕吐、发热的症状,那说明宝宝的脐部已经化脓。
7、婴儿脐疝
如果用手触摸婴儿的肚脐,发现其肚脐有凸出感,那么婴儿很可能是患上了脐疝。实际上,只要护理得当,尽量减少宝宝哭闹、用力的情况,多数宝宝的脐疝状况会在一岁后自愈,但是如果宝宝都一两岁大了,可脐疝的情况还未改善的话,那么就要听取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啦。
8、婴儿脐部肉芽肿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肚脐应是干燥的,如果宝宝的脐部潮湿、出现息肉,这段时间就要注意哦,因为宝宝可能会出现肿芽脐。
婴儿脐部护理的有两大重点:一是保持清洁和干燥,二是消毒。按照这两个原则,日常我们可以这样护理宝宝的小肚脐。
1、注意防水
在脐带的护理过程中,爸妈要特别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湿。如果发现宝宝脐带布湿了,应该立即更换,不要用脏手、脏布去摸、擦肚脐。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宝宝的脐带湿了的话,应该先用棉棒擦干,再进行护理。脐带脱落前不要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2、注意观察
脐带进行结扎后24小时之内,爸妈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血。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液或者渗血。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消毒结扎。
3、注意消毒
天洗浴后都要用75%酒精消毒,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4、注意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
5、避免摩擦
在脐带伤口还没有复原的时候,给宝宝穿衣服和尿不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摩擦到宝宝的脐带,最好把尿不湿穿在宝宝肚脐眼的下面,避免摩擦出现红肿发炎的状况。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