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指的是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如怕动物,怕水,怕火,怕黑暗,怕陌生人,甚至对代表某些事物的词语也会发生恐惧。儿童恐惧心理的危害 儿童恐惧若经常发生,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严重者可导致心身疾病或者精神疾病。
儿童恐惧心理的表现
恐惧反应可表现为惊慌、惊叫,退缩、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对抗,这在孩子接受医疗时(如注射药物)表现最为典型。儿童恐惧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表现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紧张,瞳孔扩大,手抖,严重者可呈现紧张惊恐状态,面色苍白,肢体软瘫,甚至一时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儿童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之类的正经小动物,还有的孩子十分害怕打雷闪电等等。这种现象即为心理学上所说的一种恐惧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改变的。幼童多对动物、陌生的物体或突然失去身体支持等感到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便对想象中的一些动物、黑暗及有伤害性的威胁感到恐惧;且年龄越大,其主观想象的、预料的危险引起的恐惧越多。引起幼儿恐惧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熟悉的情境发生意外的变化。儿童在习惯的情境中已形成适应性的知觉模式,有一定的对会方法,而当情境变化时,本已掌握的对付方法就会“失效”,使儿童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第二,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儿童在看到、听到别人处于恐惧状态中时,即使自身处境并无任何引起恐惧的因素也会坐立不安,受到感染。如听到恐惧影片中人在惊恐状态下的喊叫,他会感到毛骨悚然。或听到成人讲一些鬼怪故事后,由于无知及大人的消极暗示,其内心也会产生恐惧感。
第三,后天的经验所致。它是通过条件反射产生的,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线”便是这个道理。儿童幼时如果受到恫吓或遇到的刺激较强烈,以后即使碰到轻微的刺激也会产生强烈的反应。如最初被一黑狗咬过,由怕黑狗到怕所有的狗,继而怕所有的四足动物。这是一种心理泛化的作用。
如何克服儿童恐惧心理
1、儿童恐惧心理的矫正方法很多,其中最简便而有效的是“示范脱敏法”,即让儿童有保护地逐步接触恐惧对象,逐渐消除恐惧心理。例如,儿童对黑暗处,要以先抱着或拉着他的手走过黑暗处(暗室或野地),同时告诉孩子黑暗并不可怕。经过一两次,待孩子适应后,可改为陪着他通过黑暗。再后可和孩子一先一后,保持一段距离分别通过黑暗。最后让孩子单独通过黑暗。经过这样的锻炼,孩子也就不再惧怕黑暗了。儿童恐惧心理的矫正实际上是对儿童勇敢精神的训练。训练中可辅以奖励的办法,当孩子表现勇敢,不恐惧时就立即予以奖励和表扬。
2、语言解释法 儿童惧怕某事物,常是因为无知,不了解该事物。一旦明白真相,其恐惧心理便会自然消除。如儿童对雷电的恐惧,教师、家长可向儿童说明雷电产生的简单道理,从而消除他对雷电的恐惧,并说明不足惧怕的理由,成人此时最好还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表情。
3、转移注意法 顾名思义,即当儿童看到、听到所怕的事物时,成人可用玩具或语言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惧怕对象上转移,从而忘掉恐惧。
4、榜样示范法 老师和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老师和父母要做好榜样。一方面,不要用恐吓类的话语刺激孩子,如用鬼神、毒蛇、老虎来吓唬孩子,虽然能奏效一时,但在孩子的心灵上却播下了恐惧的种子,是得不偿失的。另一方面,父母要加强孩子行为习惯的指导,以坚毅勇敢的行为影响孩子,培养他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
如何预防儿童产生恐惧心理
一、是不溺爱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溺爱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最有害的。对孩子溺爱的父母往往对孩子过度保护,看见孩子有一点恐惧表现就立即带孩子避开恐惧对象,使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勇敢精神的机会。长此下去,对孩子坚强个性的塑造是绝无好处的。被溺爱的孩子大多胆怯,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这样,其恐惧的发生率会更高。
二、是对孩子不宜反复无常
有些家长一会儿说孩子应该这样,一会儿又要求孩子那样,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做对做错都挨批评,就会形成行为恐惧的心理。因此,成人对孩子的教育要规范,前后要求要一致,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也要一致。
三、是父母不可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对父母过分惧怕,会整日心神不定,看父母脸色行事,怕父母无缘无故发脾气,怕自己无缘无故受罚,以致形成畏畏缩缩的坏习气。
四、是不要过分责难孩子
孩子做错了事可有节制地表示气恼,正确运用孩子对做错事的恐惧心理,教育和引导孩子学好,不能过分责难。过分责难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
儿童恐惧心理起到的积极作用
恰当地运用儿童的恐惧心理,可以实施对儿童的教育和激励。例如,运用儿童对做错事的恐惧心理,引导儿童行为规范化;老师利用学生对坏成绩、不及格的恐惧心理,引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做好学生;利用孩子对爬高或其它危险情境的恐惧心理,指导孩子选择安全、健康的游戏或玩耍方式。
如何看待儿童恐惧心理
成人对儿童的恐惧心理不要大惊小怪,要给予耐心的解释,给予安慰和鼓励,给孩子壮胆,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儿童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儿童恐惧症是婴幼时期,很多儿童会患有的一种疾病,患有儿童恐惧症以后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成长,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家长是需要及时注意的,那么儿童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儿童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儿童恐惧症一般会出现发抖、出汗、心慌、甚至尿频、尿急等症状。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一般客观事物或情况的过度恐惧,过于严格和教条主义的教育会使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单一,社会理解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难以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过于恶劣或压抑的环境也会扭曲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误判或误判外部事物。
儿童恐惧症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这表明患者对某些事情和情况过度恐惧,但事实上这些事情和情况并不危险,或者虽然危险,但患者的恐惧大大超过了客观危险。儿童患有恐惧症,主要是由于社交恐惧或动物恐惧,例如,儿童特别害怕一些毛茸茸的动物,如狗、小猫或鸡。因为儿童被这些动物伤害了,这在儿童们的头脑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当儿童看到这么小的动物时,感到非常害怕。
此外,一些儿童也害怕大的噪音,比如晚上的闪电和雷声,或者儿童害怕一些鬼传说,也就是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家长或别的人利用这些东西来恐吓儿童,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儿童恐惧症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催眠治疗、强迫症治疗、情境治疗和认知治疗来治疗。建议家长首先要改变儿童的认知情况,不溺爱儿童,不可随便对儿童发脾气。其次要让儿童及时地锻炼身体,增强儿童的体魄。最后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儿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高的食物,不要给儿童吃油腻性食物。
儿童恐惧症可以药物治疗吗
首先,药物对于儿童恐惧症的治疗是有好处的,但不能盲目使用,因为大部分精神药物对于人体的刺激都是极大的,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儿童的内分泌出现异常,或者体质变差,影响一生。所以家长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不使用药物的前提下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疗儿童恐惧症:心理治疗法。对于儿童恐惧症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法,心理治疗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儿童认清自己的心理问题,快速的摆脱伤害。但是由于儿童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差,不适合使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一般需要心理医生介入,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也很重要。
运动治疗法。如果儿童患有恐惧症可以通过运动的方法进行调节,因为运动除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使得儿童变得更加健康之外还可以帮助儿童变得更加有自信,在治疗儿童恐惧症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好的效果。综上,如果家长想要儿童快速治愈恐惧症,一定要结合医学治疗以及个人护理,除了要多进行运动外,还需要调节饮食,创造合适的治疗环境,通过全方位的治疗,使得患儿快速摆脱儿童恐惧症的伤害。而家长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多关注儿童身体变化,如果发现儿童除了有恐惧情绪之外,还有其他心理或者躯体性症状则应该尽快就医求助。
儿童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儿童恐惧症其实就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儿童恐惧障碍,孩子出现这种心理的话,家长要提高警惕。在生活总,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或者是其他的事物会有一种过分恐惧或焦虑等心理,时间长了还会引发焦虑症等。那么,儿童恐惧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儿童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1、系统脱敏疗法:即在患者面对恐惧或焦虑对象的刺激时,同时加以与之对立的刺激,以帮助患者慢慢减少恐惧和焦虑,进而克服恐惧的症状。本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从强到弱的对立刺激,帮助患者培养和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忍受能力,提高适应力。
2、暴露疗法:与脱敏疗法恰好相反,此疗法是从治疗之初,就鼓励患者通过想象的方法直接进入到最感到恐惧的情境中,在持续刺激下,虽然感到很害怕,甚至出现一系列恐慌症状,但是所恐惧的灾难却并未实际出现,于是,焦虑和恐惧感也会慢慢消失。
3、情景治疗: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6、采用芳香疗法:用中医的传统枕疗+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现代相关研究证明芳香疗法对心理状态的调整是很好的、因为药物的服用有着很多的副作用、芳香类的植物气息在睡眠中使用、温馨、舒适、长久作用、患者依从性良好。
儿童心理恐惧症病因
一、遗传因素,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出现恐怖症同病的现象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但也有对恐怖症的家系研究并未发现双生子同病率增加。
二、素质因素,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高度内向。
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异常之后,往往会觉得是孩子装的或者是癔症,往往会耽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发现恐惧症的时候一般上疾病都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做家长的在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之后要及时的找出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huaiyun/1699603697118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