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一年等于十年:以下训练越早给娃做,孩子将来智商越高

妈妈无忧网

婴儿期的一年等于十年:以下训练越早给娃做,孩子将来智商越高

你的孩子有“特殊能力”吗?比如,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唱歌动听。或者,天生就跳舞好看,将来肯定能跳成杨丽萍?其实,就算你的孩子有这种特殊能力,也不必太骄傲。因为这种特殊能力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可有可无,孩子即使没有上面的天赋,将来也未必不能成功。

不过,核心能力却相反,一旦孩子没有具备“核心能力”,孩子的未来很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孩子在婴儿时期没能接受及时训练,核心能力就较差,终生发展受阻,这会严重干扰到孩子的未来。比如说,孩子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要是能力比较弱。学习能力的基础受限了,孩子可能就会不够聪明,就不容易成功了。

国外教育专家木村久一指出:如果在小孩子出生后,婴儿期时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更有利于孩子具备100度的能力。但等孩子10岁后再开始教育,越晚教育孩子,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

总结来说就是,孩子核心能力的训练,要从婴儿期开始,在这阶段里训练一年相当于“十年黄金期”。家长要趁孩子10岁之前,抓紧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常给宝宝训练这两种“核心能力”,宝宝将来越聪明灵活

在儿子小时候,我为了训练宝宝的核心能力,也是绞尽脑汁好长时间,才想到了一些好方法。比如,我会偶尔用很宽松的绳子,把气球绑在小宝宝的腿上,陪孩子进行互动。气球飘在天花板的位置,宝宝平躺在床上,会自然仰面盯着气球望着。

我会对儿子下指令:“1、2、1”喊着有节律的数字,宝宝的腿越是蹬得厉害,彩色的气球越是随着宝宝蹬腿,上动下动,玩起来特别有趣。

整个过程里,小宝宝的视觉能力得到了提升,听觉也得到了锻炼。关键是,我们母子俩玩得都挺开心。儿子长大了一些后,整个人耳聪目明,反应能力强,真的很棒。

我把训练娃核心能力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宝爸宝妈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趁着宝宝婴儿期对娃进行训练。

①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

小宝宝的听觉能力非常重要,这是后天获得的能力。宝宝的听觉能力,不单纯是对声音的认识能力,更是把宝宝耳朵听到的声音进行整合,进而转换成一种大脑信号,然后让娃通过大脑对声音进行充分理解。

宝宝经过婴儿期的训练,自然更容易对声音敏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声音进行深度分辨,理解声音的特性,再对声音做出合理反应,促进大脑发育。

②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小宝宝的视觉发育期,最关键的是0-3岁前,尤其是1周岁以下的小宝宝,会通过眼睛观察事物,获得重要的信息,从而刺激大脑发育。在这个重要阶段里,爸妈可以想办法培养宝宝的视觉,提升宝宝这一重要的核心能力。

比如,在墙壁上贴各式各样的照片,给宝宝买些色彩丰富的玩具。这样做,小宝宝的视觉发育正常化,基本的核心能力不差,更有利于日后的发展。

另外,锻炼视觉能力还有个好处,就是宝宝在跟随事物,进行眼球转动时,其实也是在锻炼大脑,培养宝宝的反应力,能让宝宝越来越聪明。

居家带娃的宝妈宝爸,认识到训练宝宝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后,可以找点适合您陪娃互动的方式,抓紧时间对娃进行合理训练。提升宝宝的基础能力,争取培养出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小宝宝。

那么,如何训练宝宝的“核心能力”,帮娃越变越聪明呢?

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培养训练孩子的核心能力,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任务,爸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具体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爸妈一看就能记住了:

在训练宝宝听觉和视觉能力时,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好办法,比如:互动聊天法。

当小宝宝安静呆着时,爸妈可以凑近娃,用摇铃或拨浪鼓类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吸引宝宝的视线。然后,再跟宝宝聊天说话,发出一些“看妈妈、看这里”的指令,让小宝宝意会到爸妈的意思。

整个过程里,小宝宝的视觉和听觉,都受到了刺激训练,宝宝的核心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会越变越聪明。

或者,爸妈用玩具互动法,效果也不错。

拿一些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再配合着爸妈的讲解:“呀,宝宝,你快听,这小鸭子又叫了!快看这里!”小宝宝会随着爸妈手捏鸭子的方向看去,然后听着小鸭子的叫声,再分析爸妈说的话。

这个互动方法能勾起宝宝的兴趣,小宝宝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玩具、爸妈身上,提升听觉和视觉能力,越变越聪明。

当然,在宝宝处于婴儿期时,除了视觉和听觉能力外,还有很多核心能力也需要锻炼培养。例如触觉能力、动手能力、嗅觉能力等。

总之,开发宝宝的大脑,提升宝宝的核心能力,是把宝宝培养成一个聪明宝宝的前提。身为爸妈,大家都盼着孩子聪明伶俐。尤其是从事教育方面工作的爸妈,更加关注早教方面的信息。

在生活中,一些爸妈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早就提前对小宝宝进行了“核心能力”训练,期待娃不输在起跑线上。要知道将来各方面的条件都足够优秀,才能甩同龄娃几条街了。

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也都能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大家一起加油吧!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46568235914.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