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让人惊叹的秩序感
夜里,东京最繁华的街道,在一条小马路旁的红灯下,静静地站着一位行人,而马路上并无一辆车通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日本人能够如此自觉地遵守秩序,而这种习惯的形成是日本人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日本迪斯尼乐园,领队和一起去的中日两国孩子商量:“这个游戏要排一小时的队,大家玩不玩?”“玩!”孩子们商量决定后,自觉排好了队。
排队的过程中,日本孩子很守秩序,一个挨一个地往前走,没人在队伍里乱挤,没人大声说话。我们的孩子则老是在队伍里串来串去,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公园的公厕门前,我看到一个日本小女孩,用厕所里的擦手巾擦干手,发现地上掉了一个小纸片,便捡起来,放进废纸箱。又回头看看确认没把洗手台弄脏,才往外走。没人监视,没人提醒,每个孩子都在自觉遵守纪律。
宝宝秩序感的重要性
秩序感是我们周围事物形态体现出的均衡、比例、对称、节奏等因素,能带给我们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秩序还包括时间的秩序,也就是生活规律。宝宝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秩序感的变化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有秩序的环境会使宝宝的情绪稳定。据调查,凡是在生活中遵守规则、严于律己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有所作为。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遵守规则、懂得律己,而不是充满“反抗”、“不遵守”、“不愿意”等的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孩子学习中的律己精神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在日本,那些考试优秀的学生,常常是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写作业之前,先搁一个闹钟放在那,迅速完成,然后检查两遍,闹钟响了也完成了。在规定的时间做完规定的事,不仅让孩子做到了律己、集中了精神,也会让孩子在考试时不紧张。
宝宝秩序感的发展过程
宝宝的秩序感是先天而来的。目前相关的生物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研究都表明:胎儿对秩序感就有了生物感应;3个月大的婴儿喜欢与体现对称、比例、均衡的人脸交流,从而获得秩序感,满足心理需求;3 岁前的幼儿有着强烈的安全需要,当被置于杂乱无章、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会哭闹;秩序感觉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在心理体验上会深化为安全感、归属感。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3~4岁的宝宝如果有着良好的生活秩序习惯,当他们6岁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自如与和谐。宝宝2~4岁是个体秩序感发生发展的敏感期。妈妈爸爸要顺应宝宝与生俱来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合理的生活习惯,令他们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
影响宝宝秩序感的核心因素
促进宝宝秩序感发展的核心因素是环境。对于宝宝的生活范围来说,家庭和家人是环境最重要的部分。
家庭环境
整洁、舒适的家居布置能稳定宝宝的情绪,宝宝玩耍的房间里有木质的地面与柔软的靠垫,同时,没有太多堆积的物品,会让宝宝感觉安全,保持轻松的心情。家庭中有序的空间分割,能帮助宝宝了解睡觉的地方是在卧室,而书房是妈妈爸爸看书、工作的地方,要让妈妈爸爸陪自己玩搭积木,最好是在有宽大空间的客厅中。家具外面不存放太多的物品,即告诉宝宝,家里的东西是会收纳起来的。同时,家庭中的家具、设备等相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可谓是“庞大”且“高不可攀”的。家有幼小宝宝的家居装饰,须考虑为宝宝设置一些较低矮的家具,留出一些空旷的空间给宝宝,宝宝在适合于自己高度与能力的区域中,能自由地摆弄家居,实践自己的秩序感。
家人
家人是家庭环境的“延伸”。家庭中时常打扫清洁、整理物品的妈妈爸爸,能让时时刻刻看着、听着、触摸着周围世界的宝宝感受到,整洁、舒适的环境是需要家人整理、爱护才能维持的。妈妈爸爸是宝宝秩序感发展的“引领人”。妈妈爸爸对宝宝秩序感的态度也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宝宝参与家居布置、挑选装饰物等都是激发宝宝主动发展秩序感的途径;同时,妈妈爸爸在把握“秩序感”上要区分“秩序的美感”与“刻板的规则”,例如:宝宝自己安排好了方形的沙发靠垫整齐的摆放在沙发上,妈妈爸爸一方面赞许宝宝的行动,同时,和宝宝一起试一试方形与圆形的靠垫都放在沙发上是否也美观。在宝宝秩序感的发展过程中,鼓励宝宝的创造力与养成宝宝有序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培养宝宝秩序感的策略
1、为宝贝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
秩序既是自然界造化的和谐美,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宝贝的秩序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结果。如果宝贝经常感受的是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和和睦睦的人际氛围,整洁规则的周边小区,那么宝贝就容易形成追求文明、规则的美好心理。所以,从宝贝出生以后,父母就要为他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为他的心灵铺上一层最佳底色。
2、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秩序感一旦形成,就让人产生身心愉悦的美感。父母要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进门就换拖鞋,上床上沙发要脱鞋,吃饭要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摇不晃,每个玩具放在固定的“家”里,纸屑垃圾放在垃圾箱里……第一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两句话就奏效,否则宝贝很快会接纳了杂乱无章的“秩序”,那时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有好的教育效果。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5935126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