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家长要出远门,把孩子一个人丢家里又不放心,所以很多家长就会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去。但是又考虑到孩子太小,受不了长途汽车的颠簸,而且又怕他有晕车现象。这样反而让孩子受罪,那么带孩子坐长途汽车好不好?带孩子坐长途汽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带孩子坐长途汽车好不好?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孩子太小,是并不建议带他坐长途汽车的。长途汽车虽然有空调,但是空气并不算流通,孩子多少会有些不适应。但是如果坐车一定要带着孩子,就要多注意一些事项了。
带孩子坐长途汽车的注意事项:
1、不要背着孩子上车
很多时候背着孩子上车反而让孩子受伤,因为家长背孩子上去的时候由于高度的提升,容易让宝宝撞到车厢,而且有些宝宝好动,如果没有背稳容易让宝宝从滑下来,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因此如果孩子能够独立行走了,就让他走在前面,如果孩子还不能够行走,应该采取抱着的方式上车。
2、不要将头、手伸出车外
在乘坐汽车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看管住孩子,不要让他们玩闹性质的将手,头等伸出窗外,这样子非常危险,若是被疾驰而过的汽车或是后面超速行进的汽车碰伤,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何跟孩子对话?家长如何跟孩子有效沟通)
3、行车时不要喂孩子吃东西
坐长途汽车的时候人都习惯吃吃喝喝,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习惯就非常的不好,对于儿童来说这种行为更要杜绝。车辆行驶过程中很不稳定,儿童进食容易呛到,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进食一定要将车辆停稳后进行。
4、尽量不坐前排
前排的位置没有遮挡物,司机急刹车的时候乘客因为惯性身体会向前倾,此时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坐稳而甩出去造成身体伤害。
5、窗户不要开太大
在天气不错的情况下,很多人开车喜欢开窗通风,若有孩子坐在后排,建议窗户不要开太大,一来防止吹伤了孩子,另外也防止淘气的孩子乱动往外爬等危险情况出现。
6、让孩子靠里面坐
如果坐在了两人座位上面,就让孩子往里面坐,因为从调查情况来看,一般汽车“外档”车祸发生率较高,而“内档”较少。
7、时刻注意孩子
其实宝宝一般上车就容易睡觉一般晕车的几率很小尽量不要给宝宝吃晕车药,可以给宝宝准备一点橘子橙子之类的水果这可以有效预防晕车。在就是到达地点后一定要注意宝宝有什么不良反应,这不只是针对水土不服主要是怕宝宝坐车而引发上火。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一点不舒服就会很难受。所以带孩子坐长途汽车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他的身体情况,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要及时下车。推荐阅读如何带孩子安全坐火车?孩子安全乘坐火车的注意事项,平时还要多关注宝宝行为心智发育专题。
带孩子坐地铁应注意什么?孩子安全乘坐地铁的注意事项
带孩子出门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发生意外,就算是乘坐地铁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大多数孩子对任何危险的东西都没有安全认知,在上下地铁时可能因为贪玩就被车门夹伤或者出现其它意外。那么带孩子坐地铁应注意什么?一起随92妈妈小编看看带孩子乘坐地铁时的注意事项。
1、尽量选择车头或车尾车厢
带领小朋友乘坐地铁时,家长应尽量进入车头或者车尾的车厢。地铁的一头一尾,相对车的中部,人稍微少一些。因为儿童本身比较矮,如果在车的中部,很容易因为别人看不见而挤到,也可能会出现呼吸空气不足等情况。(如何带孩子安全坐火车?孩子安全乘坐火车的注意事项)
2、看好孩子以防走失
带着孩子乘坐地铁,必须特别留意孩子的动向,时刻保持与孩子同步,以防孩子不慎走失。带着小朋友乘坐地铁时应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如果在高峰期乘坐地铁,应尽量选择人群较少的车厢。万一遇到孩子走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车站工作人员。车站会立即在站内发布寻人广播,同时通知前后站点协助寻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孩子。不要盲目跨站寻找,以防错过寻找孩子的最佳时机。
3、注意闸机门
闸机门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构成安全隐患,可是对于身高较矮小的小朋友们来说,还是有可能造成伤害。一般小朋友们跟随家长过闸机口时,家长通过后,闸机门就会迅速关闭,而紧跟在家长后面的小朋友很可能会被闸机门打到,而且身高在1米左右的小朋友极易被闸机门打到脸部。地铁工作人员建议,通过地铁闸机时,成年乘客最好抱起低龄的孩子,避免闸机口对小朋友们造成伤害。
4、被挤到的时候,要大喊
由于儿童的身形比较小,很容易被遗忘,人多拥挤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忽视了儿童的存在,因此,当儿童被人潮挤到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大喊,让别人意识到这里有个小孩站着。
5、等车时家长和小孩避免随意蹲下
乘坐地铁一定要遵守秩序,人多时不要急着上车,候车时站在黄线外等候,随意蹲下容易阻碍队伍前进,甚至发生踩踏事故。
6、提醒孩子不要随意走动
由于地铁在行驶过程中车厢会晃动,特别是在转弯的地方,父母要提醒孩子抓牢扶手,不要在车厢内随意玩耍,以免摔倒。
带孩子坐地铁安全隐患众多,一不小心就会发生事故,家长应该对孩子多做些安全方面的教育,避免意外的发生。家长要知道人多的地方如何防止孩子走丢,平时还要多关注宝宝行为心智发育专题。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zaojiao/169888264561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