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报17个培优班 3年后神童成绩平平——上培训班真的好吗?

妈妈无忧网

5岁孩子报17个培优班 3年后神童成绩平平——上培训班真的好吗?

编者按:报太多的培训班真的好吗?赢在起跑线上似乎成了当今中国爸爸妈妈的共识,在幼儿园就开始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已经成了风气,但是报太多的培训班并不一定像家长想的那样,孩子就一定能成龙成凤。一起看看下面的例子。

3年前,徐妈妈让5岁的儿子Jerry成为幼儿园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在大班的时候,他就提前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然而,升入小学后,Jerry成绩却不断下滑,变成中等。曾花费12万元为孩子报了17个培优班的徐女士急了,真的白搭了?您觉得这一切值吗?

5岁“神童”8岁成绩开始变得平平

从2013年开始,几年累计花费近12万元,徐女士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刚开始,Jerry琴棋书画样样会,还在全国性的英语话剧表演中拿了大奖。但自从上了小学,他会经常抱怨“上学没意思”“不听我也会”。 担心Jerry因不认真听讲而落后,徐女士只好继续给他报培优班,提前让他学习小学课本知识。

徐女士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原因是Jerry上课调皮不听讲,放学不写作业。徐女士解释说,她送孩子去培优,有些作业没有时间做。这一年,Jerry的成绩滑到班上中游。如今,学习任务不断加重,Jerry的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显。

家长对培训班的看法

正面:培训班还是很重要的,不能用钱来衡量孩子未来

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从胎教就开始了。学这些培优班,只要孩子养成好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花这些钱都是值得的。就连县城四、五线城市,都开始给孩子“加餐”学习,步步先人一步,抢占先机,否则,真就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反面:一年上培训班的钱比上大学还贵真不值

每个双休,孩子要上两个英语班。此外,还要上奥数、作文、钢琴,反正这一年算下来都超过我们当时上大学的钱了。我听说,还有家庭条件好报一对一的班,钱就更多了。我真心觉得不值,但又担心不学会落后同龄孩子。

思考:一时“抢跑”能一直“领跑”?

家长们是否思考过很重要的一点:教育目的是培养对学习的热爱和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落后了只要补学知识就行,而不去考虑精神、心理等其他因素。实际上,很多培训班的功利性很强,本质上往往是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和重复灌输知识,达到提高应试能力的目的。有的可能短时间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期来说,往往导致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差,过分依赖外力。

专家对提前教育的看法

(1)父母才是培养孩子最好的对象

教育是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只是为了让孩子把本来天然的那种美丽的东西绽放出来,但是父母亲真的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对象,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些理念,让他们好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带着引导自己的孩子,同时他们也要成长。

(2)父母在家同样能教育孩子

当前中国家长存在一种教育误区,认为只有让孩子坐在教室或到某个机构上课,才算是在接受教育。其实,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接受父母无意识的早教,轻抚孩子、哼歌或带着孩子做游戏等,都是在无意识地培养孩子身体、运动、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如果父母有一定的育儿经验,那就请不要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温馨提示:请不要打乱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所有的教育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不要拔苗助长,试图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家长希望快点让孩子学会走路,耐不住性子让孩子爬,直接放进学步车里“学走”。结果,走路虽然学会了,孩子却容易因过早走路压弯双腿,长大后也容易步伐不稳、跌跌撞撞。

你知道5岁孩子的心理吗?

你知道5岁孩子的心理吗?

  5岁孩子有什么心理特征

  5岁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以后孩子的心理发展会出现较大的飞跃。这时候的孩子最喜欢模仿了,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多做些有教育意义的事,还要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这样才能保证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其实孩子的心理也要时刻注意。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得多,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正常儿童都是好动的。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幼儿安静地坐着,过不了多久,幼儿就会有疲劳表现,不断地打呵欠,伸懒腰,他们就会动动手,踢踢脚,做各种小动作。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地跑跑跳跳,却不会感到疲倦。她们这个年龄正是活力四射的时候,对于什么都很好奇,都想去尝试。

  幼儿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新鲜的东西,总是要伸手去拿或摸,能够放到嘴里的,总是要放到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把东西放在耳朵边听听,或者凑过鼻子去闻闻,不停地积极运用他的各种感觉器官。

  幼儿好动,这和他身体发育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有弹性,脊柱的弯曲还没有定型。肌肉收缩力差,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就会使有关肌肉群负担过重。各种活动交替,可使骨骼肌肉各部位有张有驰。所以不能让孩子总是做一件活动,活动还可使骨骼肌肉系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得到更多的营养。另外,活动主要是依靠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幼儿大脑的成熟程度不足,兴奋过程的活动胜于抵制过程。因此,不能长时间使某些部分神经细胞得抑制状态。多多锻炼他的脑子。

  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明显地比小班和孩子活泼好动。小班孩子比较听话,顺从老师的意见,说话和动作的速度也相对的缓慢。中班的孩子就不同,他们动作比小班和灵活得多,头脑里主意也多,使老师感到不象小班那么“好带”,要求老师更加注意教育内容和技巧。家人也要多注意,不能什么都任由孩子,中班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较突出的原因是:

  幼儿园中班儿童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制度没有上幼儿园的儿童,一般也掌握了一些和别人交往的经验,遇事不会像3岁儿童那样怯生生了。

  4—5岁幼儿在生理上又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都有较大的提高。表现为孩子不象以前那么容易疲劳,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也较前延长。比如,上课也可达到20分钟。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还表现在对事物的反应比过去快,抑制的能力提高,因而4—5岁幼儿的动作比以前会更加的灵活,而且有条理。

  2、思维具体的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的特点。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则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比如中班幼儿计算物体的数量,虽然可以不用手指直接点着去逐个地数,但是头脑中必需有物体的形象,而不能依靠抽象的概念,他只能知道几个苹果加几个苹果是多少个苹果,不能用抽象的数概念几加几。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具体的,如果问:床、桌子、椅子、被子,这四样东西,哪三样应该归在一起?他们大多回答说:床、被子和椅子。因为被子放在床上,椅子放在床旁边,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也就是按这种实际逻辑进行思维,而不是按某种概念(如家具)进行概  

中班幼儿理解成人的语言,也常常会概括。靠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有些事情大人以为孩子听懂了,其实他理解的,完全不是大人原来的意思。比如老师教幼儿念儿歌,其中有一句话是:“一滴水,不起眼`````”意思是说一滴水虽然显得很少,但很宝贵,孩子们都跟着背诵。老师发现孩子每次念到这句话时,都指指自己的肚子,经了解,才知道孩子们把“不起眼”这个比较抽象的形容词理解成了“肚脐眼”,这对他们是很具体的。还有可能理解为水可以随便浪费,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不仅反映在中班幼儿的思维活动中,也反映在记忆、注意等各种认识活动中,还表现在儿童的语言活动中。幼儿容易注意具体的形象,而较难对抽象的讲述集中注意,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幼儿的讲述,以情景性语言为主,说明他在讲述时头脑中出现一幕幕生动的情景。

  3、开始接受任务

  对小班的幼儿布置任务,一般需要结合他的兴趣。严格地说,小班幼儿还不能理智地按任务的要求行动。小班幼儿的行动往往受情感支配,常常是无意性的。中班幼儿开始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如果能选择她们感兴趣的,那么她们就会很积极的完成,这样也能起到锻炼孩子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4岁以后的幼儿对于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小班幼儿完成值日生任务常常还是出于对完成任务过程(如分发用具)的兴趣,或对所用物品的兴趣(值日生系上围裙)。中班幼儿开始理解到值日工作是自己的任务,对自己或别人完成任务的质量开始有了一定要求。

  4岁以后儿童之所以能接受任务,和他的思维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由于思维的发展,他的理解力增强,能够理解任务的意义。由于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行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控制性都有所提高。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活动。因为游戏很具体,有角色,有人物,有实际的玩具和其它材料,还有实际行动。游戏的要求又不象上课或劳动那么严格,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活动,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时按自己的意愿休息或改变动作。在游戏中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物体的性能,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班幼儿已经有游戏活动,但是他们还不大会玩,需要成人领着玩。如果没有成人引导,小班幼儿就不知道玩什么,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动作。4岁左右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他们不再象小班那样,出现许多平等的角色。他们会自己分工,安排角色。中班幼儿游戏的情节也比较丰富,内容多样化。在沙池玩沙,能够发展起钻地洞的游戏;搭积木时,搭好了“动物园”后,玩动物园的游戏。在游戏中不但反映日常生活的事情,还经常反映电视电影里的故事情节。

  中班幼儿在游戏中逐渐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他们不会再总是跟着成人。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和小朋友相处,一同游戏,只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于人,或者是请求帮助解决活动中的实际障碍,或者是请求判断是非,有时则是要求成人对他们的成功加以肯定。其实这就看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作用了,说些好听的话,但千万不能让他们骄傲。

  可见,从4—5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伴关系开始冲破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优势,从主要是和成人的关系,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当然,这时的同伴关系还只是最初级的,结伴对象很不稳定,成人的影响仍然远远大于小朋友的影响。还有就是不要​经常的给孩子换学校,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很不好的作用。

5岁孩子走路突然一瘸一拐是怎么回事

5岁孩子走路突然一瘸一拐是怎么回事

5岁的孩子走路突然一瘸一拐,如果排除是因为外伤导致的腿部受伤,可能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钙质和微量元素,或者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肌炎,导致肌肉出现病毒性感染,引起孩子活动出现障碍。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外伤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中枢性偏瘫。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了解病因进行治疗。

5岁孩子走路突然一瘸一拐是怎么回事

平时要加强对孩子饮食的营养添加,尤其是含钙的食物要让孩子适当的多吃,促进孩子骨骼的正常发育,家长也要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如果孩子存在器质性相关疾病,可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矫正治疗。

推荐阅读:

  1. 你知道5岁孩子的心理吗?
  2. 5岁孩子走路突然一瘸一拐是怎么回事
  3. 5岁孩子反复发烧到40度
  4. 5岁孩子发烧打喷嚏咳嗽该如何治疗
  5. 5岁孩子早晚连续打喷嚏怎么回事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zaojiao/1698883907615801.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