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有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做的事太小儿科,并不值得表扬。但是,对孩子来说,有些事可以做到就实属不太易了。而家长适当的表扬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和睦,不过表扬孩子是要掌握技巧的。
1、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发自内心。
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认同他的看法与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产生共鸣。孩子也能通过家长的语态和身体语言,看出家长的表扬是否发自内心,来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值得表扬。否则,孩子会认为是虚伪表扬,也就起不到表扬的激励作用,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
2、表扬的方式要正确
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爱好不同,对他们的表扬方式也要不一样,如小孩子喜欢父母的搂抱和爱抚,而对稍大的孩子,一个特定的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表扬的方式,表扬方式应因人而异。另外,表扬的方式长期重复也会失去效用,所以表扬也应该注意要有新意。(最伤孩子的10句话 请各位家长嘴下留情)
3、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
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父母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只是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4、尽量避免当众表扬孩子
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某些特长,甚至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爱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惯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到,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获得长辈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5、要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
这比表扬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孩子会明白爸爸妈妈是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更看中的是他的努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父母更看重行为的结果,则孩子往往因为努力了,但结果不理想而会产生挫折感。
6、对孩子的表扬要有行动上支持。
表扬孩子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事后一定要有行动,则更具有激励作用,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欣赏。比如孩子画了一个涂鸦,你把它装饰一下挂在墙上,比说什么都有用。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表扬后,完全没有“后音”了,次数多了,就算你是很好的表扬,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敷衍。
7、表扬尽可能不与物质结合。
有的父母在表扬孩子时,经常使用物质来“奖励”,这种行为偶尔为之是可以的,也会为亲子关系创造一番惊喜。但如果形成了习惯,反而会削弱孩子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可能让孩子养成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着索要“奖品”,并讨价还价一番。所以,物质奖励不是真正的表扬。
8、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
结合运用。物质奖励一定伴随着言语的指导。不要过分强调物质这一外在的动力,应注意孩子内在动机的培养。在进行物质奖励前后要具体说明为什么,让孩子明白奖励的原因。有些孩子本来可以干好,也应该干好的事情,父母不应用奖励来刺激,否则会适得其反。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当孩子表现得非常好,或长时间坚持好习惯时,可送给他一个喜欢的小礼物,让他惊喜一番。但这种物质奖励不能滥用,年龄越大的孩子越应采用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方法。
9、对孩子的表扬要能持之以恒。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高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会表扬赞美孩子。但当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怀疑孩子的能力,也就不能继续耐心帮助孩子了。有时候家长还对孩子挖苦、讽刺,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降低其自我评价。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10、要让孩子自己感到骄傲。
许多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往往说“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我真为你高兴”等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说。对孩子而言,他们做的再好,再怎么努力都变成父母的“功劳”了。如果时间长了,表扬对孩子就失去了动力。所以,让孩子能为自己感到骄傲是表扬的根本所在。
孩子做的事能被肯定和表扬,自信心也就会增强,但是大人不要盲目的表扬,否则会让他们过度自负。家长会发现为什么家教越好,孩子越优秀?另外平时多关注家庭教育专题。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zaojiao/16988844526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