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应注意什么

妈妈无忧网

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应注意什么

现在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应注意哪些事项。

  麻疹疫苗

  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麻疹易感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其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

麻疹好发年龄为1-5岁,约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典型麻疹发发热、结合膜炎、上呼吸道炎症、口颊粘膜科氏(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疹退留色素斑为特征。

  婴幼儿患病后死亡原因多由于并发症,如喉炎、脑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等。在未应用麻疹疫苗之前,麻疹发病率及病死率占儿童传染病首位,每隔几年流行一次,流行的关键是易感儿的积累。安全有效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后,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水平是预防麻疹的主导措施。

  [疫苗]

  麻疹疫苗系用麻疹病毒减毒株接种鸡胚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后冻干制成。

  冻干麻疹疫苗为乳酪色疏松体,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为澄明橘红色液体。成品疫苗滴度不得低于3.5logCCID50/1.0ml。

  [接种对象]

  1. 8月龄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 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使用方法]

  冻干麻疹活疫苗:按瓿签所示用量加灭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注射部位及剂量: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2ml。儿童和成人剂量相同。

  [接种反应和禁忌]

  1. 接种反应: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2. 禁忌症

  妊娠期的妇女。

  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效果]

  其效果受多方因素影响。麻疹疫苗的质量是关系到否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但必须要有冷链设备及科学的管理以及正确地实施接种。

  1. 疫苗血清学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开始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阳转率在95%以上。

  2. 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学效果与免疫后血清学效果一致,即抗体阳转者可免于发病。

  3. 应急接种的效果:当麻疹野病毒感染时,病毒要先通过呼吸道粘膜屏障,再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清,潜伏期约7-14日。接种疫苗的途径与自然感染不同,一般在接种后第7日抗体开始产生,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得多,这正是流行时可以采用应急接种的办法控制流行的根据。当某地发生麻疹流行时,尽快给周围的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可以起到减少发病、阻止流行的作用。

  [注意事项]

  1. 本疫苗加水溶解后橘红色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变紫、变黄(变紫是安瓿有微细裂纹、变黄是有杂菌生长),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溶解不好、超过有效期者均不可使用。

  2. 麻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力较弱,可迅速灭活,应注意避光保存。冻干疫苗经溶解成液体状态后,可迅速导致效价降低,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用不完应废弃,因时间长了疫苗内的活病毒会很快死亡,使疫苗失效。同时,疫苗中没有防腐剂,在空气中长了可能污染细菌。

  3. 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用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再注射。

  4. 注射后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因丙种球蛋白含有麻疹抗体,能中和疫苗中的麻疹病毒,干扰免疫效果。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因麻疹疫苗注射后2周人体即可产生抗体,这时就不受丙种球蛋白影响。

  5. 冻干麻疹疫苗虽已加保护剂,但因是活疫苗,所以在贮运及接种过程中,仍需保持完善的冷链系统,以确保疫苗的效价。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baobaojiankang/169859170211541.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