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孕妇需特别当心高血压

妈妈无忧网

  妊高症是孕期常发病,那么哪些孕妇要特别当心此类病的发生呢?

  准妈妈产前检查一定不能马虎,搞不好要出人命。浙医妇院产三科医生想到前不久抢救的一位准妈妈,就忍不住要提醒大家。

  这位准妈妈25岁,怀孕8个月。送到浙医妇院时血压为138/10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80毫米汞柱),是很明显的妊娠高血压。送到病房还不到10分钟,准妈妈忽然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神志不清。这是妊娠高血压中最凶险的子痫症状,如果有呕吐物或是自己咬伤舌头导致舌头往回缩堵塞气道,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马上组织抢救,并决定立即剖腹产。这样不但能减少孕妇心脏压力,孩子健康也有保证。手术还算顺利,母女平安。

  尽管妊娠高血压的病因还不明确,但后果的严重性却无可否认。它是怀孕期间比较常见的疾病,和准妈妈们之前有没有高血压没有关系。它一般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48小时内,是危及母亲和胎儿生命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仅次于产后出血。

  年轻初孕妇及高龄初产妇;家族中有高血压或肾炎、糖尿病病史者;体形矮胖;营养不良,重度贫血者;对妊娠恐惧,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者都是妊娠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寒冷季节、气压升高时发病还会增多。

  预防最好的办法是坚持产科检查。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监测,绝大部分妈妈和宝宝都会很健康。

[[预示即将分娩的几种信号]]

哪些孕妇孕期要警惕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也是一种高发病,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孕期糖尿病呢?

  人们常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而体重减少。但实际上,近些年来具有上述典型表现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多见。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就更不典型,且大多数人空腹血糖正常,容易漏诊。因此,产科医生会对所有24—28周孕妇进行50克葡萄糖负荷试验,来筛查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如果结果异常,会进一步做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确诊。

  由于症状轻微,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因此具有下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警惕患病的可能性:

  1.身体过胖者。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的平方),应提高警惕。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时,本人孕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4.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5.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称霉菌性阴道炎)。

  6.以前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7.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8.曾患过妊娠期糖尿病者。

  9.这次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者出现羊水过多。

  若孕妇有以上情况,并不说明这次怀孕一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只是提醒其有高危因素,应及时接受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孕期饮食:怀孕初期吃什么好]]

哪些孕妇需额外补充营养剂

  哪些孕妇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剂?

  1.挑食、偏食的准妈妈

  因为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膳食结构也各有差异,比如有些人极不喜欢香菜、茴香的味道,总是避而远之,但是这些蔬菜里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若长期偏食就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发生营养不良。

  2.妊娠呕吐严重的准妈妈

  在孕期,会有些准妈妈呕吐现象比较严重,此时,为了保证母体及胎儿健康之需,就应额外补充营养剂,比如服一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还可以减轻妊娠反应的不适。

  【如何确定是否需要补充?】

  1.随时咨询专业的营养医师。

  2.孕期可去医院做相关的生化检查,及时发现自己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调整膳食并吃补充剂。

【孕期一日营养补充具体示例】

  孕妇的膳食原则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较高的热量,较多的蛋白质,适当的提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肉类、鱼虾类、蛋类食品的供给,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具体可参照以下分量:

  1.主食:每天谷类应摄入400-500g,包括麦片、玉米、面粉等; 2.牛奶每天 500ml,鸡蛋每天1-2个,不要超过2个;

  3.肉类、鱼类、禽类每天100-150g,孕晚期(后12周)可增加到200g;

  4.蔬菜400-500g,豆制品50-100g,植物油15-20g,新鲜水果200g。

 女人,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应对这些变化,孕妇要合理的安排工作与休息,注意营养的补充,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要了解更多。了解更多怀孕知识请进入:怀孕注意事项

推荐阅读:

  1. 哪些孕妇孕期要警惕糖尿病
  2. 哪些孕妇需额外补充营养剂
  3. 哪些孕妇容易得糖尿病
  4. 哪些孕妇必须做胎儿心脏彩超
  5. 哪些孕妇必须做产检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7011384721207510.html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