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3年的时间,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是在家里的,一旦上了幼儿园,很多宝宝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愿意上厕所,分析起来,和外部的环境差异和内在性格因素都有关系,怎么办?难道让孩子总是憋着吗?这太不健康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的原因
外部原因
(1)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差异
孩子从出生到入园之前,家庭环境是他最熟悉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对于他来说,家庭和它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带给他一定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就曾特别指出:秩序是孩子生命的第一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愉快,相反秩序有所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愉快。
(2)重要他人的期望态度
所谓重要他人是指教师、父母、同伴等,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者群体,他们构成儿童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儿童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因而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在幼儿园,教师成为儿童成长环境中的重要他人,是儿童学习的榜样。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以某种方式传达给儿童,从而形成教师对儿童的期望。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儿童对教师的期望进行知觉加工,而形成了儿童的自我期望。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儿童表现很好,经常受到表扬,儿童可能形成这样的自我期望:我一定要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做,不能落下,如果大便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自己会落后的,是不是教师就不喜欢自己呢?因此,有的儿童宁可憋着也不在幼儿园大便。(怎样培养孩子入园后的自理能力)
内部原因:孩子的性格
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根据维度而定。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总是出言谨慎,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表达,而且也比较注意对方的反馈。而且,内向型的孩子比较注重对方对自己看法,尤其是重要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教师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的行为都希望在教师那里得到肯定,尤其是对于内向型的孩子,他们更加注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孩子多为内向性格的孩子。
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怎么办?
(1)教师应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施教
孩子在入园之前,教师与父母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是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要求。如果孩子比较内向,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在与内向的孩子交流时,言行与态度要特别注意。教师不仅关注孩子的性别差异,更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差异。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孩子“大便”的时间长短以及孩子当时的状态。有的孩子可能时间较长,甚至一边哼哼一边入厕,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因个别孩子而打乱教学计划。而教师作为教育者更应该关注这些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
(2)父母可通过游戏进行教育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让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在安全感的情境下,孩子能够自由、轻松的展现自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中的孩子能够充分彰显自我。而亲子游戏不仅促进亲子交流,而且父母更能够了解孩子真实的自我。例如,在角色扮演中,孩子扮演教师,父母扮演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想去厕所大便,此时教师的反应会是怎样呢?(即游戏中孩子的反应是怎样呢?)游戏情境中,孩子无拘无束,孩子的言行能够表现他的真实的想法。父母抓住教育时机,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
宝儿妈经验: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怎么办?
宝儿妈每天接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因为自家宝宝总是羞于给老师说自己要大便。宝儿妈问宝贝:“你为什么不敢和老师说呢?”孩子回答说:“因为大家会笑话我。”宝儿妈深深地忧虑了起来。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几次,老师说类似这样哄笑的事情已经和小朋友们讲过了,不会再发生了。可是孩子还是要等到回家再大便,似乎憋着已经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想到这样持续下去的后果,宝儿妈不仅一身冷汗冒出来。
只有彻底和孩子讲明道理才是解决“正道”啊!想到此,宝儿妈买来了相关的图画书,告诉他憋着大便会有什么不好,人为什么要大便之类的,其中一本叫《我要便便》的书中还讲了这么一个克服上厕所障碍的故事,宝儿妈很乐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此外,孩子在家时还多次对其进行督促,每当孩子主动提出上厕所大便,宝儿妈就给予奖励。连续这样几个月之后,效果还是不错的,一般孩子就会比较定时定点提出来上厕所的要求,偶然也会在幼儿园进行。希望宝儿妈的经验能帮助到同样在此问题上苦恼的父母们。
妈咪们对“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上厕所怎么办”的建议
1.宝宝也许是刚开始不适应,幼儿园的马桶跟家里的马桶不同,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2.跟老师沟通一下,让老师陪他一起去厕所,除了可以安慰他以外,还能看住他不要尿裤子。
3.可能是宝宝太内向了,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嘘嘘,觉得难为情,妈妈可以回来的时候多安抚一下他,另外多带他去公园游乐场,训练他在公共厕所嘘嘘。
4.不用着急的,我家宝宝一直让我困扰了一个月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时候天天都尿在身上。不过幸亏老师很好,一直鼓励她,忽然有一天就好了,大小便都不成问题了。
总之,孩子是教育的对象,而教育者(父母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您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学龄前教育方面的知识,欢迎您关注92妈妈育儿网。
孩子不愿主动小便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小孩子都没有主动去排解的习惯,长时间的不排解,对于生理健康而言也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大家有必要对于孩子不愿小便的原因有所了解,并和孩子做好心理沟通,这样有助于让孩子养成一个定时排解的习惯,孩子不愿主动小便的原因是什么,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因素,便于做好针对性的治疗与保健。
孩子不愿主动小便的原因是什么
一、自身因素。
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衣服增多,每次排尿都感到很困难。
二、环境因素。
有的厕所设施不便于孩子小便,如台阶过高,给孩子上下带来不便;自来水按时自动冲水所发出的巨大响声,会给孩子造成恐惧,使其产生心理障碍而不愿去小便。
三、成人对孩子小便的处理不当。
孩子自制能力差,随时有可能要排尿,有时会发生在成人认为不适当的时候,如在幼儿园做游戏时,午餐、午睡时,或父母赶时间上班时,因而遭到成人斥骂,逐渐形成不主动小便的毛病。
孩子不愿主动小便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生理因素,孩子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水的需求量大,而膀胱容量小,黏膜柔弱,肌肉层及弹性组织不发达,贮尿功能较弱。另外,尿液在体内时间过长,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孩子不愿意说话怎么办_孩子不喜欢说话解决办法
孩子不愿意说话,不喜欢说话都是有原因的,嘴巴甜的孩子在社会更加吃得开,锻炼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刻不容缓,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孩子不愿意说话怎么办?下面。
孩子不喜欢说话解决办法
在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身为父母要牢记这个三个教养原则:
原则一:别打断孩子的自言自语,那是他们的思维在运转
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会有自言自语的现象。它能帮助小孩子制定策略并调整行为方式,以便更大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语言发展,在思维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有更多自我语言的孩子更聪明,认知能力更高。
所以,下次再看见孩子一个人叽叽咕咕说话,不要随意打扰,更不要笑话他了。
原则二:不说“你错了”,而是通过问句进行提示
孩子学语言,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你不用一个语法一个语法地教,他们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主谓宾定状补”。
当孩子说“小狗”、“小狗吃”,父母在边上可以说:小狗吃掉了你的饭,对吗?句子经过大人的扩充后语意明确,也更合乎语法,句子的变化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被孩子的注意力照亮的地方,就会是孩子有收获的地方。
不去直接粗暴地纠正,而是温和地补充、提示,对孩子来说是种暗示:嗯,对了,你的表达方式正确,我听懂了,下次继续加油~这样,孩子的语言发展就会得到有效促进。
原则三:听,不能让孩子学会说话;只有让他们开口说才行
仅仅是接触语言远远不够,孩子们必须亲自去用。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人传统学英语的方式大错特错。学再多的语法、背再多的单词,没有开口的机会,缺少语境,一切都是白费,最终落得一套“哑巴英语”,以及一套中式英语思维。
学习一门语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参与使用该语言的社交互动。
孩子不愿意说话怎么办?
原因1、语言环境混乱,宝宝不知道跟谁学说话
有些家庭,家长不是一个地方的人,方言不同,平时也不用普通话交流,比如父母讲普通话,姥姥姥爷讲山东话,保姆讲四川话,宝宝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不知道该模仿谁说话,也不知道该说哪种语言。
小妙招:我们家也是这种情况,我们约定平时主要用普通话交流,偶尔穿插一两句方言。这样宝宝既有了主要的学习和模仿对象,也获得了丰富的语言环境。
原因2、发音不准被批评,自信心受挫
由于宝宝刚开始学说话,语音不准确,常将词语说成别的词,如把“爸爸”说成“大大”,把“姥姥”说成“袄袄”。
如果父母笑话宝宝,或强行纠正宝宝的发音,会让他的自尊心受挫,甚至惧怕说话。还有的父母对宝宝要求严厉,如果宝宝说不好,会受到指责和限制,这样也会打击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不愿意开口说话。
小妙招:每个人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没必要嘲笑甚至批评自己的宝宝。我们家的宝宝发音不准时,我们没有笑话他,而是把正确的音读出来,鼓励他跟着我们说一遍。
原因3、大人不爱说话,宝宝缺乏学习的榜样
宝宝学说话,需要不断在交流中模仿。如果大人性格内向,不爱讲话;或者家人不和睦,家庭氛围不融洽;或者父母忙于工作,与宝宝交流沟通较少,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学习,使宝宝丧失交流的兴趣。
小妙招:老公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于是我经常把宝宝高兴的照片、宝宝和他爸一起玩的照片给老公看,老公越来越喜欢和宝宝在一起,交流也多了起来,宝宝也变得更高兴、更爱说话了。
原因4、父母万事包揽,宝宝没有表达需要的机会
溺爱宝宝的大人几乎包揽了宝宝的一切。宝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大人就能领会到宝宝的需求。时间久了,宝宝会形成对大人的依赖,懒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小妙招:老人带孩子时,老人一天说的话不知道比宝宝多多少倍,宝宝只用点头摇头就能过一天。
我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坚持自己带了半年,每当宝宝要做什么事、要吃什么东西时,我都耐心等宝宝说出来,这样一来训练了他的延迟满足,二来也让宝宝有需要可以开口说话。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zaojiao/1698883718615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