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是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在目前来说,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其发生率占活产儿的1‰-10‰,出生体重较轻,发病率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64‰。病死率13‰-50‰。本病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败血症休克(septicshock)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
1、病原菌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事实上,病原菌因不同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多年来一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多见。而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和李斯特菌为发达国家新生儿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但国内极少见。
随着呼吸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提高等原因,使得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沙雷菌、微球菌等),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有增加趋势。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已成为新的致病菌。
2、免疫功能
细菌入侵后是否发展成为败血症,由细菌的毒力、数量、入侵方式、入侵时间、新生儿当时的免疫状态等因素的所决定。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A.屏障功能差
皮肤角质层薄、黏膜柔嫩、脐残端的创面;胃液酸度低、胆酸少使消化液的杀菌力弱,加上肠黏膜通透性大;血脑屏障功能薄弱楼以上因素都有利于细菌进入。
B.淋巴结发育不全
当淋巴结发育不全时,可缺乏吞噬细胞的过滤作用,不能将感染局限在局部淋巴结。
C.经典补体途径及替代补体途径的部分成分(C3、C5、调理素等)含量低,机体对细菌抗原的调理作用差。
D.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粘附性低,备解素、纤维素结合蛋白、溶菌酶含量低,吞噬和杀菌能力不足,影响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菌能力。
E.单核细胞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细胞隐私的能力低下。
(2)特异性免疫功能
A.新生儿体内IgG主要来自母体,胎龄越小,其含量越低,因此早产儿更易感染。
B.IgM和IgG分子量较大,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低,因此易感染革兰阴性菌,也易患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
C.T细胞不嫩产生足量的细胞因子,对外特异性抗原的应答差。
D.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低。
3、感染途径
(1)宫内感染:妈妈在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根据败血症的发病时间的早晚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一大肠杆菌等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或医源性感染为主;常有起眼、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低。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很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会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拉伸上肢,也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一松开宝宝的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也不会抓紧妈妈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败血症的宝宝在受到刺激时,反应能力低下,不会做出适当反应,例如惊醒、注视、微笑等,会表现得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会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也不增加。
8、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凡遇母亲孕期有感染史、出生时有消毒不严、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及羊水污染,生后有皮肤、粘膜损伤或感染(如脐炎、脓疱疹)的新生儿,结合临床表现,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1、病史
凡有以下危险因素均要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①羊膜早破大于12~24h;②母孕后期有发热和绒毛膜炎病史;③出生时Apgar评分低并有抢救史;④早产、双胎。
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②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③住院天数长;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⑤病房拥挤;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2、临床表现
新生儿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6)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胀、纳差。
(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
(8)抽痉。
(9)瘀斑或瘀点。
(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白细胞计数《5 109=“” l=“”》0.2提示有细菌感染。
(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100×109/L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
(3)急相蛋白:①C-反应蛋白》15μg/ml提示有细菌感染,②ESR》15mm/h.
(4)血培养检查:血培养阳性可确立病因诊断,疑有感染的患儿均需在入院后用抗菌素前取周围血做培养,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如患儿用过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可用高渗培养基作L型细菌培养,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作厌氧菌培养。
(5)其他部位培养:脐部、尿液、大便或其他局部感染灶的培养。
(6)放射学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在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儿均应进行。
(7)病原菌抗原检测: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1、病因治疗: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选用青霉素类,产酶菌株选用新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选用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头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确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宽的药物。重症感染可联合用药,但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为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疗程视血培养结果、疗效、有无并症而异,一般7-14天,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
2、及病灶清除:局部有脐炎、皮肤化脓灶、口腔粘膜溃烂等应作相应处理,切断感染源。
3、免疫治疗:可直接补充新生儿血中的各种免疫因子及抗体,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方法包括多次小量输入新鲜全血或血浆,换血疗法,粒细胞输注,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等。
4、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保证热卡供应。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
5、对症治疗:采用物理方法使患儿保持正常体温。发绀时可吸氧。有循环障碍者应补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药物。烦躁、惊厥可用镇静止惊药。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单纯的败血症只要是治疗得当,应该是没有任何后遗症的,日后宝宝会像健康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复杂的败血症,例如合并脑膜炎、坏死性肠炎等,其后果,则视此器官被破坏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例如脑萎缩、水脑症、听力障碍、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足或是长期腹泻等。
新生儿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
针对特有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提倡母乳喂养,也可降低相声而败血症的感染概率。
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对难产及羊水污染严重的新生儿可用抗生素治疗。与新生儿接触的人(包括产母、医护人员等)均应先洗手,这是切断感染途径的重要方法。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现皮肤化脓感染儿应立即与正常儿隔离,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处理,避免医源性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病情险恶成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
新生儿败血症严重吗
新生儿败血症由于误诊等,治疗往往不太得力,因此易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脓肿、骨髓炎、肾盂肾炎及蜂窝组织炎等。这些并发症都是重症,其一是病死率高,其二是后遗症多。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自不必说,骨髓炎造成肢残,肾盂肾炎亦可成为终生疾患。患新生儿败血症后,可能变成了一个残疾儿,所以必须重视新生儿感染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还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刻不容缓。孕妇莹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做好宝宝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6、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胀、纳差。 拒吃奶水。
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哭声低弱。
8、抽痉。
9、瘀斑或瘀点。
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11、面色青灰。有黄疸者可加重。
12、可发现有感染灶:新生儿脐带炎、新生儿肺炎等。
除上列症状外,下列表现提示有败血症可能。①黄疸加重或减退后又复现。有时黄疸可能是本症的主要表现。②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③瘀点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儿紫癜或外伤解释。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感染途径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原因比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
感染的途径有:
1、宫内感染:母亲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
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②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③住院天数长;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⑤病房拥挤;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即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通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因为这二种抗生素的配伍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联合应用。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脐部及皮肤的处理等。
3、对症治疗
有抽痉时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给于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及时给于降颅压处理。
4、支持治疗
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免疫疗法
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更明显,生后对各种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因此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有哪些
新生败血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的呼吸窘迫,轻微的呼吸急促,以及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低血压、低血糖或高血糖;宝宝的体温不稳定,导致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的现象;包括呕吐、腹泻、腹胀在内的胃肠道症状;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出现抽痉、瘀斑或瘀点;还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由于此类感染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所以脑、脊髓、脑神经以及脊神经均可受累,而且还常常伴有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肺炎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不过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新生儿败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出现在新生儿身上的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会侵入新生儿的血液中,并且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新生儿全身性炎症的发生。新生儿败血症之所以棘手还因为它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而且进展十分迅速,病情往往会快速恶化。
新生儿败血症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很大联系,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因而极易发生感染,全身的感染令病情十分险恶。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 病原菌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病原菌也是不同的。但在我国,最常见的当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而以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耐药菌株等作为病原体被感染的,正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呼吸机、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比如体重过低的新生儿成活几率增加等。 免疫功能 并不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后,就一定会形成败血症。它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病原体毒素的强弱、病原体数量的多少、新生儿当时的免疫功能的好坏等等。其中包括: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屏障功能较差。身体系统的保护功能不佳,不能有效阻止细菌的侵入,比如皮肤角质较薄、胃液的酸度较低、肠粘膜过于通透、血脑屏障功能不强等。 •淋巴结发育不全。缺少吞噬细胞,无法达到过滤的目的,即无法阻止感染的蔓延等。 •部分成分缺乏,即补体途径的C3、C5及调理素等含量过低,导致身体内的抗菌调理系统功能较差。 •经检测发现,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粘附性不足。此外,纤维素结合蛋白,备解素等也是数量不足,这就致使身体无法完全吞噬细菌、对抗细菌,降低了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死细菌的作用。 •部分细胞缺乏正常的隐私能力,比如单核细胞产出来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等。 2、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在所有新生儿当中,早产儿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那是因为新生儿待在母体内的时间越短,体内IgG的含量就会越低; •而IgM也是无法顺利通过胎盘到达新生儿体内的,这两者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新生儿被感染几率的高低。含量越低,被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几率就越大,呼吸道、消化道被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T细胞难以发挥作用,不能产生足量的细胞因子,这也是无法成功抵挡病原体入侵的原因之一。 •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欠佳,活性较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 新生儿败血症不仅会造成新生儿的发烧、厌奶,甚至引起肺炎导致死亡。所以,我们需要知道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只有了解了感染途径,才能从根源上避免新生儿败血症。那么,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有哪些呢?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宫内感染 如果母亲在孕期感染了败血症的话,那么细菌会经过胎盘血行感染胎儿,所以宫内感染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一个主要感染途径。 建议: 孕妈妈应该定时去医院做检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产时感染 在分娩过程中,如果生产时间较长,出现难产和胎膜早破等情况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如果吸入了受污染的羊水,会患上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炎症,这些会进一步发展成败血症。 另外,在生产过程如果消毒措施没做好,或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都可能让细菌有可乘之机,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造成败血症。 建议: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避免感染源与新生儿的接触,保证所有生产器具的干净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是指宝宝出生后,细菌可从宝宝的肚脐、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途径,一般宝宝的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建议: 产后医生和家长一定要做好宝宝肚脐的护理工作。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 以新生儿出生后七天为界,如果新生儿败血症是在七天以内感染的,则为早发型败血症。早发型的败血症,其病原体一般以大肠杆菌为主,这种败血症病情较为凶险,死亡率较高; 如果感染是发生在七天之后,则为晚发型败血症。这种败血症一般是在新生儿产时或产后感染的,葡萄球菌、机会致病菌或医源性感染,是这种败血症的主要感染源,其死亡率比早发型的败血症略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为: 1、吃奶少,吮吸力小 宝宝吃奶量比起之前显著减少,吃奶时间较短,吮吸无力,而且容易被呛到。 2、哭声小如猫叫 新生儿若是患上败血症,就会不常哭闹,或者只是很小声地哭几声就停止。 3、体温不正常 患上该症的新生儿体温都比较低,通常都在35.5度以下,孩子四肢会变冷。 4、全身疲软,很少活动 患上败血症的新生儿,不会像健康宝宝那样经常活动四肢,并且四肢或全身都软骨无力。拉伸他们的胳膊时,不会有显著的弯曲反应,一旦松开,胳膊便会直接地垂落下来,更不会主动抓住妈妈的手,没有一点活力。 5、反应迟钝,精神萎靡 受到同样的刺激,患儿不会有像健康宝宝那样的正常反应,比如睁大眼、眼球随着活动物体转动等,他们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表现出精神不振或者昏昏欲睡的状态。 6、黄疸不退或周而复始出现 如果是健康的宝宝,黄疸会逐渐消失。对于患败血症的宝宝,黄疸则会延迟消退,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7、体重不增加 患该症的小朋友,体重的下降会超过正常范围,即使在该长体重的时候,体重也不会有所上升。 8、休克 面色呈死灰色,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没有排尿或者尿液很少,呈休克状态,需要及时医治。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通过病原体侵入血液中并产生毒素而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一般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不明显,但伴随有严重的并发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包括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由于此类感染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所以脑、脊髓、脑神经以及脊神经均可受累,而且还常常伴有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肺炎 肺炎也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新生儿肺炎除了是败血症引起之外,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肺脓肿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其中包括新生儿败血症。肺脓肿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不过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耽误治疗时机,可能导致新生儿严重毒血症状,甚至引起死亡。那么,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呢?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即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通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因为这二种抗生素的配伍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联合应用。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一般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的一般治疗是指日常护理疗法,主要包括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脐部及皮肤的处理等。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对症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的对症治疗是指针对败血症表现出来的症状采取治疗措施,如有抽痉时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给于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及时给于降颅压处理。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支持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比较严重,经医生诊断则需要支持治疗,即输血治疗,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新生儿败血症怎么治疗:免疫疗法 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更明显,生后对各种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因此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常见的免疫疗法: 1、免疫球蛋白治疗 早产儿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低,生后极易发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致严重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成熟新生儿为高,足月儿虽无明显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但也可因母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缺乏某些特异性抗体如大肠杆菌、沙门菌抗体而不能控制这类感染。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特异型抗体,因此可用于败血症的辅助治疗。国内外资料推荐剂量:每次0.2~0.5g/kg每周1次共用4周。 2、白细胞的输入 重症败血症患儿,若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降低而骨髓储备白细胞又不能补充粒细胞的缺乏时,输入从正常成人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多形核白细胞,可增强白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功能和杀菌活性,从而降低病死率。 3、交换输血 重症败血症患儿可通过换血除去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酸性代谢产物;清除异常血凝物质,纠正异常血凝过程,供给大量新生儿所缺乏的抗体、补体以及吞噬 细胞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交换输血主张用新鲜全血,换血量为160ml/kg,但要注意换血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电解质平衡紊乱、感染、移植性抗宿主反 应等。换血疗法适应于经抗感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有后遗症吗? 简单单一的新生儿败血症只要治疗得当,是没有后遗症的;如果是复杂严重的败血症,如坏死性肠炎、合并脑膜炎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的消化吸收不良、长期腹泻等后遗症。 1、新生儿败血症没有后遗症情况:单一败血症并治疗得当 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是指血液被细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可表现为患儿吃奶减少、少哭闹、面色差、发热或体温不升(35℃以下)、腹胀、腹泻,半数小儿出现黄疸。 一般来说,新生儿败血症只要治疗得当,是没有任何后遗症的,日后宝宝会像健康的孩子一样茁壮成长。其中单一败血症是指没有伴随严重的并发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存在一些并发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需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其次易并发的是肺炎或肺脓肿,这些呼吸系统症状也比较严重。 2、新生儿败血症有后遗症情况一:复杂的新生儿败血症 复杂的新生儿败血症,主要包括合并脑膜炎、坏死性肠炎等,它们的后遗症主要看新生儿败血症造成的器官被破坏程度不同来决定。例如脑萎缩、水脑症、听力障碍、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足或是长期腹泻等。 建议: 建议家长提前了解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症状表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新生儿败血症有后遗症情况二:新生儿败血症被误诊 新生儿败血症如果是因为误诊或者耽误治疗,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最重要的后遗症是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脓肿、骨髓炎、肾盂肾炎及蜂窝组织炎等。这些后遗症都是重症,死亡率非常高。 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自不必说,骨髓炎造成肢残,肾盂肾炎亦可成为终生疾患。患新生儿败血症后,可能变成了一个残疾儿,所以必须重视新生儿感染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传染吗? 新生儿败血症传染。但其传染具有一定特殊性。 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传染这个词的定义。传染是指病原体从一个人经过一定途径传染给另外一个人。如患某病的甲通过唾液传染给乙。 而新生儿败血症其中一个感染途径就是产前感染,即宫内感染,主要是指孕母有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行走感染胎儿。是由母亲通过血液循环行走传染给宝宝,符合了病原体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外一个人。所以说新生儿败血症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会传染的,只不过其传染性比较特殊,是由母体传染给胎儿。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针对特有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完全可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提倡母乳喂养,也可降低相声而败血症的感染概率。 1、 做好围生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对难产及羊水污染严重的新生儿可用抗生素治疗。与新生儿接触的人(包括产母、医护人员等)均应先洗手,这是切断感染途径的重要方法。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 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 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现皮肤化脓感染儿应立即与正常儿隔离,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处理,避免医源性感染。 相关文章: 3个方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预防败血症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huaiyun/1699605690119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