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孕到孩子两岁,是生命早期的1000天,世界卫生组织把这1000天定义为一个人生长发育的“机遇窗口期”。
也就是孩子成年后的健康、聪明、才智,都可能跟这1000天有关系。
一
孩子出生后每次去做儿保,不仅仅会量身长体重,还会量孩子的头围。
为什么要量孩子的头围呢?因为孩子头围的增大代表着孩子大脑在发育。孩子在出生后前两年,大脑的发育是非常快速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大约是380克,而到了孩子一岁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就达到970克,两岁的时候大脑的重量更是达到了1120克,再长130克就能达到成人的重量。
孩子大脑重量的增长代表着孩子的脑部在快速的发育。
二
有相关的研究也发现,可以帮助孩子传递信息的神经突触在胎儿期就已经出现,而在生命的早期发展是特别快的。
孩子从出生到两岁,神经突触的发育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在10岁之前神经突触都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
这几个研究和权威专家的建议,代表着孩子两岁之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除了要给孩子足够均衡的营养,更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的4种能力。
毕竟孩子的智商还是需要训练的,还是需要练习的。
孩子这四种能力在两岁之前都会出现敏感期,家长及时抓住孩子以后更出息
★0~3个月:孩子视觉听觉能力的锻炼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其实就有隐隐约约的视觉和听觉能力,能听到妈妈说话,爸爸讲故事,而出生之后视力和听力就慢慢的变得成熟。
刚出生的孩子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但到了孩子满月的时候,他就能看到20~30厘米远的物品,而且能听到各种声音。
在孩子0~3个月的时候,家长要经常给孩子看一些黑白相间,或者是颜色鲜艳,粉色,红色,绿色的这种书籍或者说是物品,有助于吸引孩子眼睛的注意力,教会孩子追踪物品。
比如拿一个黑白的卡在孩子眼前20厘米处,当孩子聚精会神地看卡片的时候,可以慢慢地移动卡片,让孩子学会转眼睛或者转头去追寻这个物品,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视力。
在孩子0~3个月的时候,可以给孩子玩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玩具,而且还把这些物品转动一下,让孩子去追寻这个声音,就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听觉能力。
★4~ 7个月:孩子的触觉
这时候孩子特别喜欢吃手指,其实是因为孩子口腔非常的敏感,他通过口腔去接触他的手指,而手指在嘴巴里面又能接触到口腔里面。
这其实是孩子在发展他的触觉,除了吃手之外,孩子的手也喜欢去捏去拿各种东西,甚至是敲打拍打,这其实是在锻炼他手部的精细动作,也是在锻炼他手部的触摸能力。
这时候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撕不烂的,凹凸不平的,颜色鲜艳的书籍,除了刺激孩子的视力之外,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触觉能力,让孩子去抠去摸去感受。
日常生活中给孩子送到手边的东西都是洗干净的,可以让孩子摸的。
★8~12个月:认知能力
孩子开始拒绝陌生人,甚至开始非常的黏妈妈,那是因为孩子已经知道哪个是我不认识的人,哪个是我的妈妈。
这时候他的眼睛已经能够清晰地认出妈妈的五官,他的听力已经能够分辨出爸爸还是妈妈的声音。
对于熟悉的人他就会比较亲近,对于陌生的人他会比较抗拒,这代表着孩子的大脑已经开始学会分辨,已经有了认知能力。
这时候可以教孩子认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以教孩子认识不同的事物,比如说这个是苹果,这个是蔬菜。
这时候给孩子买一些认知的字卡书籍,也是非常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的。
★1岁~2岁:语言能力
孩子到一岁之后开始慢慢地张口说话,这时候家长要多跟孩子聊天,多跟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去看书看绘本,或者说是各种教孩子识字的书。
这些书里面的字不能太长篇,主要是以图为主,会有简单的字词介绍,才能够刺激孩子的语言中枢,有助于孩子更快地掌握更多的词汇。
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越多,又有助于他的智商,让他更聪明。
大学研究发现*剖腹产宝宝缺乏「双歧杆菌」 宜捉紧补充益生菌黄金期!
宝宝的健康必定是一众爸妈首要关心的课题,尤其关注如何保持初生婴儿的肠道健康及免疫力。最近本地大学更有研究发现*,初生剖腹产婴儿肠道内几乎不存在「双歧杆菌」。若肠道菌群缺少了这个益生菌种,可能对宝宝建立良好免疫力有所影响。
对于剖腹产妈妈而言,母乳喂哺是最好的,如妈妈因各种原因无法喂哺母乳,在选择配方奶粉时需要留意哪项必备元素,以促进宝宝的肠道消化?立即去文了解更多啦!
分娩方法会影响宝宝免疫力+易欠缺某种肠道益生菌?
根据一项由达能纽迪希亚(Danone Nutricia)委托本地大学的近日研究的公布*,不同分娩方式对肠道微生物发展及营养所带来的影响,发现来自剖腹生产的婴儿肠道内缺少了「双歧杆菌」。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与婴幼儿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益生菌种,对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尤其重要。这益菌种或可改善或减缓婴儿患上肠道、上呼吸道感染及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包括过敏、哮喘和湿疹。
由于婴儿在子宫内属无菌环境,刚出生的新生儿开始接触外界的环境及食物后,各式各样的益菌和坏菌就会走进宝宝的肠道,只要两者生态平衡才能促进宝宝自身免疫力发展。研究团队发现剖腹产及顺产的分娩产程差异,会令宝宝从妈妈身上得到的益生菌种水平显著不同。
剖腹产婴儿在出生过程中未有接触母亲产道,加上剖腹产妈妈多出现较迟上奶的情况,故令初生婴儿未能透过母乳及早接触有益菌种,肠道内促进健康的「双歧杆菌」益菌也会因而较少,肠道生态较易失衡,有机会影响婴儿建立免疫力。
医生建议及早为剖腹产宝宝适当地补充益生菌!
宝宝出生后首数个月,是建立良好免疫系统的关键时期,妈妈该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机。儿科医生徐梓筠亦指出妈妈最好选择喂哺母乳,母乳亦含有益生菌,例如双歧杆菌。但剖腹产妈妈可能较迟上奶,如妈妈需要选择配方,可考虑选择蕴含产道同类益菌种及益生元配方。
妈妈亦要留意相关的剂量及科研数据的支持。为婴儿提供额外的益生菌营养补充可于短时间内恢复其肠道内益生菌水平,免疫力自然就会高,也就不容易生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帮助。
母乳是最好的。如部分妈妈有其他原因未能喂哺母乳,而需要选择配方,可考虑选择含有产道同类益菌种及益生元配方。选择配方奶粉给剖腹产宝宝有什么成分要注意?喂哺母乳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可支持宝宝的免疫系统发展。而益生元正是促进益生菌生长的食物,两者配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能建构健康的肠道环境。
但部分剖腹产妈妈喂哺母乳时遇到迟上奶及奶量不足的问题,未能让剖腹产宝宝摄取天然益生菌,可考虑让宝宝饮用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配方奶粉。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但并不是所有产品都同时含有益生菌﹑益生元及科研实证。
家长在选择配方奶粉时,宜留意以上三项必备成分及元素。
家长选购配方时,可选择蕴含达至科研水平30亿产道同类益菌种^和GOS/FOS益生元组合的配方。根据一个针对剖腹产宝宝的临床研究显示,成分组合有助支持宝宝免疫力,减少50%皮肤问题。另外亦有多项其他科研实证,配方成分可减低44%发烧﹑34%上呼吸道感染机会,从而为将来奠定少患病的健康基础。若有更多配方上的疑问,请向你的医生查询。
研究发现:6%的孩子遭受过"被孤立",希望你家孩子不在其列
有一位粉丝发来私信,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问问,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喜欢拉帮结派,或者插入小朋友中间?我家姑娘与另一个孩子玩得挺好,过来另一个小朋友非要和那个小朋友玩,这样女儿就被孤立。面对这种情况我很生气,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这位妈妈发来的问题,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曾遇到过。作为父母,都不想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被孤立,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做?
发现孩子被孤立,我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保持冷静。
研究发现,有5%-6%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被其他孩子孤立过,甚至会因此恐惧上学。
作为父母相信当你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时,内心一定不希望孩子遭受这样的经历。但是若发现被自己放在心尖儿手心的宝贝,被其他同学、朋友孤立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冷静。
因为冲动很可能会使你做出一些乱了分寸的事情,只有保持冷静的时候,才能去帮助孩子。
其次,针对性地分析原因。
帮助孩子的办法,不是直接去对孩子说:“没关系,不跟他们玩,妈带你去找其他小朋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根本问题。而是应该先分析原因,一般孩子被孤立有三种情况:
①、孩子本身太淘气,小朋友敬而远之
小区有一个叫王岩的小朋友,与大宝一样大年纪,个头却高出很大,力气也很大,而且特别淘气,常常欺负其他小朋友。
时间久了,小朋友们没有人愿意跟王岩一起玩,因为太淘气,没有人敢与他一起玩。而妈妈虽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淘气,但从未采取任何措施约束孩子过于淘气的行为。
②、孩子太过优秀,遭到他人嫉妒
有些小朋友到了小学或者更大一些的年龄,认知水平会提高,心思也变得不那么单纯。看到某一位同学过于优秀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嫉妒,从而号召大家对她进行孤立。
③、从众心理
孩子们的想法往往很简单,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更强烈,一旦“不喜欢”、“看不惯”,就会把这种情绪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不仅自己刻意疏远,更会拉上自己的玩得好的朋友结成统一的阵营,来排挤和自己不一样的另类。
而孩子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有一个号召力强的孩子,带节奏孤立一个同学,那么其他孩子就会追随他这种行为。
④、不会与他人相处
经常帮助孩子处理事情会让他失去独立能力,什么事情都需要他人帮忙,包括人际关系。人类是群居者,大部分的时候需要群体在一起。如果不会与他人相处,则很容易被孤立。
Tips:不是他人选择孤立,而是孩子自身无法融入群体造成的。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给他们独立的机会,才不至于在以后受到伤害。
帮助孩子渡过社交难关
当你发现孩子被孤立时,你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被孤立,家长及时了解情况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帮助到孩子。
1、安抚孩子情绪
孩子被孤立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对事情进行分析后,无论对与错先安抚孩子的情绪。一方面是让孩子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是给予他安全感。
孩子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一定会发生矛盾,严重时被孤立,让孩子坦然面对坏情绪,负面情绪并不可怕,让孩子勇敢的面对,就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2、理解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
我在公园遇到过这样一种家长,看着孩子被孤立,她先拉起孩子对着就是一通数落:“怎么这么没出息,那么胆小干什么,去跟他们玩啊”,随后推着孩子挤进孩子们当中。
可惜孩子即使挤进小朋友中,也并不开心,原因不是被孤立,而是妈妈的话伤害到他。家长不要在原因还不明朗的情况中,先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感到伤心,缺乏安全感。接纳孩子,并且帮孩子走出困境才是家长该做的。
3、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必要时再出手
孩子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最终需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与孩子进行交谈沟通,如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及时提醒帮助改正;如果是其他人的问题,告诉孩子他的做法没有问题。
鼓励他试着与孤立自己的伙伴沟通,如果对方不愿意改变,可以让孩子另选集体相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短暂的孤立行为,可以试着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如果长期的被孤立家长必须重视起来。
因为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孤僻,厌学等行为,甚至还会影响孩子长大以后的人际交往。
人类是群居动物,只要在世上生存,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人际关系。所以必须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拥有这样的能力未来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的更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人际关系比当下的学习成绩,更能够预测他长大之后的幸福跟快乐感。
因此,面对孩子被孤立的问题,家长的处理方式尤为关键,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后半生。
小编寄语:
3-4岁是孩子人际关系交往的敏感期,他们会出现一些“孤立”的现象,这个时候帮助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再好不过。越大面对的人际关系越复杂,处理不好则会影响孩子成长。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baike/169864625123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