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营养食品,很多人会把蜂蜜放在冰箱里保存,但蜂蜜放冰箱会形成白色的晶状物质,那么这样还能吃吗?接下来学习啦92妈妈育儿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蜂蜜放在冰箱为什么会结晶
蜂蜜结晶是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气温的变化,特别是冬季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颜色由深变浅,大多蜜种结晶后呈乳白色或白色,细腻或粗糙的半透明晶体。
蜂蜜的这种变化常常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这是由于蜂蜜掺入白糖而造成的。其实这是蜂蜜的自然物理变化,并不是掺糖的结果。
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和水结冰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
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的正常状态是“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
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
蜂蜜结晶的自然属性对于感官鉴别真假和是否天然具有重要意义,但若要鉴别蜂蜜的不同品种,还需要借助其特有的香味才能作出判断。蜂蜜的香味包括气味和口味。
蜂蜜结晶的特点
1、全面性
即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蜂蜜》(GB18796-2005)规范性附录(附录A)把蜂蜜的结晶情况分别描述为结晶、易结晶、极易结晶和不易结晶等几种,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蜂蜜全面结晶的事实。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对于“不易结晶”的准确理解。我们认为这是指蜂蜜结晶的速度慢和程度,并非“不结晶”。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完全不结晶的蜂蜜。
蜂蜜结晶的全面性还表现在,不管是哪种蜂蜜,其结晶都是全面的,相对均匀。那种“最后沉淀到容器底部”的结晶是不正常的,蜂蜜的局部结晶只存在于未成熟蜜、人工浓缩蜜和蜂蜜正在结晶或融化过程中。
2、晶体性
蜂蜜的结晶就是蜂蜜中的各种糖和非糖分子围绕结晶核按照一定规律而形成的晶体。再结腻的结晶蜜也都是肉眼可见的晶体组合体,尽管蜂蜜晶体因其自身的绵软性难见棱角,但结晶蜜自然断面的颗粒密布却是一目了然。那些毫无颗粒的细腻,值得怀疑;那些粗硬团聚且相间有液态的结晶,实属异常;均匀绵密的颗粒汇聚才是典型的结晶状态。
3、多样性
蜂蜜结晶的多样性是指蜂蜜的结晶颗粒有粗细不同和软硬之分。国标《蜂蜜》即有粒粗、粒略粗、粒细和细腻等不同分类。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的更是多种多样,有粒粗如沙,有细腻似脂。而同样的粒粗,乌桕、枇杷的紧密,荞麦、地椒的松散;同样的细腻,洋槐、野桂花的薄软,油菜、苕子的黏腻。
蜂蜜结晶粒的软硬也有很大差别。用手捻,有的细软无渣易化,有的粗硬有沙感难化。若用口尝,有绵密细糯,有粗硬糙口。但总的来说,蜂蜜的结晶粒绵软的较多,沙大粗硬的仅是个别现象。
必须一提的是,当下有不少书刊乃至电视节目在教人辨别真假蜂蜜时,以蜂蜜拉不拉丝,渗不渗纸来分辨真假;常授以手捻法,说是用手捻结晶蜜,若是有难化的颗粒即是搀(白糖)蜜,这完全是一种想象不科学的。除非搀假者直接在结晶蜜里搅和白糖粉才会是这个结果,但这可能吗?真正的掺假蜜或假蜜,其结果应当是不结晶或结晶松散黏度小。
4、温限性
蜂蜜的结晶一般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秋冬春气温较低,所有的蜂蜜都比较容易结晶;夏季气温高,新生产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结晶,或结晶很浅。蜂蜜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大于0℃和小于40℃,一般认为13-14℃是最适温度,但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却有较大的差异。
枣花、洋槐等不易结晶的蜂蜜需经深冬的持续低温才会慢慢地结晶,而油菜、野坝子等极易结晶的蜂蜜则总是在从蜂巢取出后的几天内迅速结晶。在蜂蜜的结晶温度范围内,蜜温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结晶速度都将相应放慢,超出范围则不能结晶。
但蜂蜜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过程就会更加的漫长,一般不能完全融化;特别是油菜等极易结晶的蜜种,会常年保持结晶状态,仅在夏季变得稀软一些,表层可能出现一些融化的液态蜜。结晶蜜的完全融化,只有在持续4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实现。
结晶蜜在经过夏季高温后的自然融化部分,一般不会再度结晶,这是因为融化部分并不是整体结晶颗粒的解散,而是因结晶核外围糖分子和水分子的游离,没有了结晶必须的结晶核。
5、物理性
蜂蜜的结晶是蜂蜜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其组成分子有规律运动的一种形式,仅在外部形态上有所变化,就像水变为冰一样是物理现象。除了温度,影响蜂蜜结晶的物理因素还有果葡比例和水分,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越小,水分越少越容易结晶。一般来说,当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为1:1时结晶缓慢;当比例为1:2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时结晶就很快现。如槐花蜜葡萄糖与果糖的比例约为2:3就不容易结晶;油菜蜜约为18:17结晶的速度则很快。
结晶蜜没有任何内在品质上的改变,食用也没多少不便处,只有个别品种在直接食用时有糙口感,仅此而已。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追求原生态,那种以破坏蜂蜜成分和原有结构(甚至搀假)为代价来实现蜂蜜不结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国标《蜂蜜》明确规定:不应使用化学或生化处理方法改变蜂蜜的结晶变化。看来,使用加热的物理方法是被允许的。其实,结晶蜜经过加热融化后还会重新结晶,且结晶的形态和口味都有所改变;尤其是加热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破坏一些蜂蜜中的活性成分,如VC、类唾液腺激素和酶类物质等。
哪些条件会让蜂蜜结晶
一、温度
蜂蜜结晶要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在15℃以下,13~14℃是蜂蜜结晶的最佳温度,这个温度蜂蜜结晶最快。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因此在保存蜂蜜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温度以延缓蜂蜜结晶的过程。
二、含水量
蜂蜜结晶与蜂蜜的含水量密切相关,水分含量较高的蜂蜜,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就低,那么结晶速度就非常缓慢。伊犁州蜂协微信号:fengyezixun2021,比如一些含水量大的未成熟蜜,含水量在25%以上,往往呈半结晶的状态,含水量30%几乎不结晶。同一种蜂蜜品种,含水量小的容易结晶,结晶速度快,就会出现完全结晶的状态。
三、葡萄糖结晶核含量
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的含量越多,蜂蜜结晶速度越快,反之,蜂蜜结晶速度越慢。任何一瓶清澈的蜂蜜放到显微镜下,都会看到有许多的葡萄糖的结晶核的存在。经试验:蜂蜜中的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之比为100∶130以下,则容易结晶;大于100∶130,则不容易结晶。
四、蜂蜜种类
易结晶的蜜种:油菜蜜、椴树蜜、野坝子蜜、棉花蜜、鸭脚木蜜等(含葡萄糖、松三糖、蔗糖较多的蜂蜜容易结晶)。
不易结晶的蜜种:刺槐蜜、枣花蜜、龙眼蜜、党参蜜等少数则不易结晶(含果糖、麦芽糖和胶体物质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
总之,蜂蜜结晶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其化学成分、营养价格都未发生变化,更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反而不易发生结晶现象,结晶并不影响质量。
为什么有的蜂蜜不会结晶
1、自然界中蜂蜜结晶是一种特别正常的现象,它是蜂蜜中葡萄析出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天然蜂蜜都会在外界温度降到十六度以后下,出现结晶的状况,只是结晶量的多少不一样,有些是在底部出现一小部分,有些则全部变成结晶蜂蜜。
2、 有些蜂蜜不结晶与蜂蜜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以及葡萄与果糖之间的比例有关,像槐花蜂蜜就是不易结晶蜂蜜中的代表蜜中,它在温度低于十三度时也会产生结晶,但是 在温度更低时,也会有少量的结晶的出现,另外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大家购买到假蜂蜜以后,它也不会出现结晶,如果有结晶出现,也是一些明显的颗粒物,与真 正的蜂蜜结晶不同。
3、 蜂蜜出现结晶时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外界温度降到十五度以下时,蜂蜜都会慢慢的出现结晶,像椴树蜂蜜就是特别容易结晶的蜜种,它里面的葡萄糖含量高,而 且葡萄糖在蜂蜜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葡萄糖在遇冷以后就会形成一些细小的晶体,这水遇冷结冰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说蜂蜜有些会结晶有些不会结晶,是与蜂 蜜本身成分有很大关系的。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不能用作临床诊断及用药依据,不可替代医生的诊疗意见。本站不提供用药建议,服用何种药物请严格遵守医嘱
本文链接:https://www.mama51.net/yuer/weiyang/1698660105270746.html